“你別不好意思呀,原本這話應該大嫂來問你的,就因為怕你不好開口,這才由我來說,這可是終身大事,你年紀也不小了,劉家不錯,劉老伯和劉老太太都是厚道人,劉二郎也是一表人才,性格也好,雖說年紀大些,可也是知根知底的,你若是願意,嫁到他們家總歸不會吃苦受罪。”
八娘這幾句話說的句句實在,九月也知道是真為自己作想的,她也是個精明的丫頭,自然知道嫁到劉家不錯,何況劉二郎也……
只是她是曾家的丫鬟,雖說如今管著鋪子,可身份畢竟是個丫鬟,主家還在孝期,她一個丫鬟怎好出嫁?再則劉家可是良民的身份,她一個丫鬟怎好嫁過去?若是八小姐作主放了她的身契,她以後可就不能為八小姐做事了。就算八小姐還願意用她,可她一個外人,怎好在管著那麼大攤子重要的事情?
“不是奴婢不願意,”九月想了片刻,回道,“一來時家裡還在守孝,奴婢一個丫鬟怎好談婚論嫁?二來奴婢是個丫鬟,劉家是個良戶,奴婢又怎好嫁過去?奴婢……”
見她擔心這個,八娘笑著打斷了九月:“嘿,你擔心這些?劉二哥年紀再等不得的,要不然劉家老太太也不會趁著我回來的機會求到家裡來,我已經與大嫂說過了,若你願意,就做主還了你的身契,你不再是我們曾家的丫鬟,便不影響你的嫁娶,你以良戶的身份嫁到劉家,也就沒什麼好為難的了。”
“那怎麼行?”九月一聽說要放了她的身契,頓時慌張起來,“是不是奴婢事情做的不好?小姐不願意用奴婢了?”
八娘結舌,哭笑不得,很想說一句姑娘你想多了,但九月這丫頭最是較真的,只好安慰道:“沒有這樣的事情,我在京城裡正缺得用的人,原就想著把你帶去京城裡管鋪子裡的事情的。剛好劉老太太又求到大嫂面前,我便想著,若你願意,索性這回你就與我一道去京城,一來好和劉二哥完婚,二來剛好幫我管著京城的事。”
九月聽了,這才心下大定,只猶疑道:“可奴婢放了身契,怎敢再為小姐辦重要的事情?”
八娘笑道:“你這丫頭怎麼這傻?喬老伯和喬哥兒,劉老伯還有劉二哥,哪個是賣進我們家的?別說你,就是阿藍她們,我以後也會放還身契的。哎呀,說了這麼多,你只告訴我這事兒你點不點頭吧,其它的事情我會為你們考慮好的。”
九月擔擾的問題都不存在了,她也不是個扭捏的,雖紅著臉,卻也大大方方道:“反正奴婢不管怎樣,總是要跟著小姐的,只要能跟著小姐,別的事情,小姐作主就是了。”
八娘笑著點了點她的額:“你這丫頭,鬼心眼還挺多,願意就願意吧,還說什麼由我作主。我也作不得你的主,咱們家可是大嫂子當家,你得求她去。”
她有姑娘家為著自己的婚事求到當家主母面前去的?九月也知道八娘拿她開玩笑呢,又羞又惱的嗔了八娘一眼,起身就出了屋:“奴婢去廚房裡看看,怎麼還沒送小姐洗漱的熱水來。”
八娘跟著她身後走到門口,倚在門檻上笑道:“別忙著走呀,我這還有事情沒交待你,我這兩天就得起程,你好歹收拾了東西,把手上的事情整一下,和七月交待一下呀。”
雖說的是正事,可聲音裡滿滿的調戲,九月也不理她,一徑兒去了廚房。
倒是八娘一個人倚在門檻上,想著九月都要成親了,七月幾個丫頭她也當與大嫂商議著,好好為她們打算一番才是,還有阿藍……
一轉眼之前,竟然就是幾年過去了,曾經的小丫頭們,如今都快要嫁人了。
自己也是。還自己的親事,還不知如何呢。聽到阿詠立了大功平安回營的訊息時,她覺得自己彷彿死了一回又活了過來,可是未來等著他們的路,畢竟是不平順的。
可是,總會有法子的吧?聽暖娘來信說,近來清河郡主與定南侯府的趙五公子趙哲走的挺近,八娘一時希望這兩人能走到一起去,清河忘了阿詠,嫁給趙哲,一時又覺得自己這樣想實在鄙視的很。
站在門邊這麼想著,竟覺得悵然若失。
八娘趁著空,索性去尋吳氏回了話,卻見一屋子人坐在那裡,幾個嫂嫂都在,見八娘進來,吳氏笑道:“今兒福州那邊來了信。”
“三叔父和三嬸嬸的?都說了什麼?”
吳氏點頭笑道:“是,說是過些日子云賢的夫君要來咱們南豐任知縣一職,雲賢也跟著過來。我就把你幾個嫂子都叫過來問問,到時候是讓雲賢她們住在家裡還是……若是要按排住在家裡,咱們家如今人口多,可得好好按排一下呢,總不能要叫雲賢在夫家沒了臉,覺得我們家失了禮數,薄待了出嫁了姑娘。”
若是雲賢真的回孃家住,如今院子確實緊張。
想著嬌憨純真的雲賢,八娘又憒憾自己的行程定的早,怕是不能見上一面了。
“要不,把我們的院子收拾一下,給雲賢姑奶奶住吧,反正四郎不在家,我帶著孩子住著個院子也空的很,八妹又不常住在家裡的,不如我就搬去薇院裡,和十妹妹她們擠一擠。”四嫂範丹書笑著建議。
總不好叫大嫂她們搬。子景媳婦和五郎夫妻又比自己小,若動院子,總不好叫她們動。何況子景媳婦畢竟是三房的兒子,沒有叫她搬院子的道理。
薇院裡西廂幾間,是小十娘,十一郎還有小江來住著,東廂一直給八娘留著,六娘往來南豐,也是歇在那裡,從前老夫人住的正屋一直空著,若是範丹書帶著孩子住過去,倒也住得開。
吳氏沉吟著。
八娘一想,這也不是個事兒,要是將來四哥和子阜子景子簡三兄弟,還有二哥夫婦都回來了,家裡如何住得下?再說還有大房的幾個未曾見過面的堂兄和五房一大家子呢,祖產自有他們一份,總不能幾房人擠一個院子吧?從前她還覺得自己家挺大的,現在一想,家再大,也備不住人多。再說家裡新添了這麼多人,哥哥們以後都要成家了,下面又還有小九郎,十二郎,還有幾個侄子,主是覺兒也到了說親的年齡了。雖說未來哥哥們若是考了進士做了官,不是居京就是外放,在南豐的時候畢竟不多,但萬一要出個什麼事,一大家子都回來,四代同堂,不說伺候的下人,光主子就有近百口人了,可就真沒地方住了,難不成還打地鋪不成?
大家族自有大家族的好處,可煩人的事情還真不少。
“咱們家人口越來越多,以後弟弟們還有侄兒侄女們也慢慢大了,如今的老宅可就真不夠住了,不如叫大哥和二哥留心著,咱們再換處大宅,又或者看左鄰右舍若有賣屋子的,能和咱們家打通,哪怕價高些兒,咱們也買下來,把院子再擴大些,嫂嫂們覺得如何?”
八娘這一建議,大家都覺得好,只是置宅子的事情,也不急在一時。反是雲賢夫妻不久就回來了,倒得好好準備,議了一會兒,也就採納了範丹書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