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怕林昭慶隨船隊北上,因此前幾日已送了信給林昭慶,叫他無論如何在泉州等她的。因此倒也不必擔心林昭慶不在。
這回沒有別的事情,便只帶了許十三和蒼耳兩人。可巧那日秀娘去給她量尺寸,道是要親手幫她做兩件秋衫,八娘還笑著道許十三還沒回來幾天,這就要借走了,還望秀娘嫂子勿怪她,回來時定叫許十三給她買兩件好首飾。
秀娘倒是落落大方的笑道:“說什麼借不借的,他可是每個月裡拿著月錢呢,給的不少,做什麼不是應該的?男人整日裡待在家中,可沒本事,我恨不得他見天兒在外跑,也省得我照顧他費心呢。”
八娘就笑:“秀嫂嫂這樣說,十三哥聽了指不定多傷心呢。”
秀娘雖說是她家僱的人,可打小兩家就是街坊,又比八娘年長了五六歲月,算是看著她打小長大的,自也不象別的僱的婆子們一般,聽了這話倒是打趣:“哎呦,咱們八小姐倒是知道不少。”反說的八娘不好意思起來。
三人出行,陸路上便只騎馬,自比乘馬車要快上許多,如此日夜兼程,水陸交替,也只五日便趕到了泉州。雖說累的不行,可想到即將要辦的事情,八娘卻是半分都覺不著累。
才到泉州,便悄悄入了林家,略吃了點飯,便與林昭慶關起門來議事。
八娘賣了林昭慶一個訊息,卻提了兩個條件,一,林昭慶的慶瑞商行如想參與木材原料的生意,只要喜來登木器行還存在一天,慶瑞商行便只能與八孃的喜來登木器行合作。二,為八娘出面,購買碼頭的土地。
至於城中南北街的鋪面,八娘也想拿下幾間,不過這卻是她自己就能辦的。於城中買幾個鋪子,不管是誰看了,也不至於多想。
木材生意,林昭慶原就打算要與八娘繼續合作的,雖說加了個永遠作為期限,可林昭慶也不在意,他原先連說服股東們的藉口都找好了的。無它,八娘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前是蔡大人的義子,後又有她那幾個才名昭著的兄長們作為後盾,相信不久的將來,她那幾個人中龍鳳的兄長,即便不敢說能出官拜相,但也絕對會成為曾八公子經商的依仗。有了後臺,商隊才能走的更遠。再說不說別的,若曾八公子不是這樣的身份,又怎麼可能得到這樣的內幕訊息?林昭慶出身貧寒,能創下現如今的這一翻事業,憑的雖是自己的本事,可他也知道如果沒有後臺,他現在擁有的這些東西便不勞靠。
這世上雪中送碳永遠強於錦上添花。
他便想做那雪中送碳的人。且以他對曾八孃的瞭解,他相信她值得他去投資。
再說,雖然如今泉州要設立市舶司的訊息還不能透露,但林昭慶也有了信心和足夠的理由去說服商行裡跟著八娘置地了。
假若林昭慶原先與八娘合作,單純只是看中八娘這個人的話,如今卻多少有些因為她身後所依仗的家庭。
即便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清楚,但這世上沒有任何投資是沒有風險的,單看曾家能教養出這樣的女兒來,林昭慶就相信,曾家的兒郎們當更出色。何況子固先生的才名,卻非是浪得虛名。
彼此都有意願,自然談的就順利,林昭慶二話沒說就應了八孃的條件。他也是個辦實事的人,第二天便領著八娘悄悄去看了碼頭四周的地,挑中要買的,便叫八娘安心在他家中歇著,他則去打聽地價,又尋衙門商議並辦理購買碼頭閒荒地的手續。
雖說這回的大手筆,就是連知州大人都驚動了,可林昭慶的理由也是現成的,因此不過三天的時間,便拿到了地契。
因著泉州商隊實力的大折損,正是慶瑞發展的好時候,大批次購地建倉庫,也無可厚非,何況他又說要建倉庫將來租給其它商行。所以大家雖說覺得這樣投資於資金利用上頭並不算合理,但也沒有人懷疑別的。
倒是永興產行得了林昭慶在碼頭大量購置閒置田地的訊息,李永興親自請了林昭慶說話,可林昭慶也不是個簡單的人,且關於市舶司的訊息,便是李永興已經知道了,他也不會承認的。
再說那些地,他已經議定價格,且交了錢款,立了契約了,不怕李永興從中破壞。
兩人說話都是滴水不漏。李永興沒從林昭慶嘴裡套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來,林昭慶也沒搞清楚李永興對泉州要設立市舶司的事情到底知不知情。
等林昭慶告辭後,李永興便叫了大管事過來:“去查一查,林昭慶這小子最近有沒有和什麼特別的人接觸過。”
“是,老爺,小人這主去辦。”李大管事恭敬的應道,“那碼頭置地的事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