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泉州採買木材?這倒叫林昭慶有些意外。便道:“我與木材行倒還真不熟悉,不過泉州大小商人,我也認識一些,若是曾公子還沒有找好賣家,我明兒便派人去打聽打聽,由我們出面,事情總是要好辦些,便是價格上,興許也能優惠上一二分。”
“那可真是太好了。”八娘笑道。所謂強龍不如地頭蛇。就算劉老伯從前認識一兩家木材行,到底他多年閒居鄉間,從前的關係,也不一定用得上,就是用得上,價格上,也確實不如林昭慶幫她談的來得低。“我在泉州人生地不熟的,若能有林兄相助,自是事半功倍。”
“卻不知曾公子想要什麼樣的木材?大概需要多少?”
“只要木材好就行。最好是海南的黃花梨和紫檀木。”
“需要多少?”
“我只有一萬兩千貫,不過,其中五千貫得留作他用,七千貫的木材,包運送。”
林昭慶點了點頭,又問:“運往哪裡?”
“建昌軍,南豐縣。”
“好,你若不急,我後日便可給你答覆,這般的話,你可有時間了?”
八娘就見林昭慶問這句話的時候,第一次在她面前露出笑容來。因面板黝黑,又是在夜色之中,那一口牙齒,尤顯潔白,又帶著些只有少年才有的,那種計謀得逞的得意而調皮的笑容,把他臉上原本的冷硬給揉和了不少。
八娘便也笑起來:“有,隨時恭候。”
“那,你是第一次來泉州?南豐人?”
“是,也是第一次出遠門。”
林昭慶默了一下,才試探著問道:“既是第一次來泉州,海港不可不看,不如我明天來請你,帶你好好領略一下我們泉州的風光?”
泉州的造船業,十分發達,八娘自然是想看看大宋朝的造船工業,達到了怎樣的水平,便笑道:“來了泉州,海港自然是要看看的,不過我更想去船廠看一看。我也想見識見識咱們大宋的海輪,究竟是什麼樣子。”
若說談到對泉州造船業的發展,大概沒有比她義父蔡君謨再熟悉的了,如今泉州所造海船,既大且堅,抗風浪,耐遠航,看蔡君謨言語中的意思,應該是正往大型化演變。那些奉使出國的官船,載重可達2000斛,大商船可達5000斛。
八娘當時就曾暗暗換算了一下,斛與料和石相同,每斛重按容量計算的話,約有五十一二升,按重量計,則約合這個時代的斤計量的九十二斤多,2000至5000斛的大船,載重量約在100至250噸,作為木帆船來說,已經算是十分巨大了。
“最大的,大概能容下5000斛的貨物,這些,你是蔡大人的義子,想來是應該知道的吧?”
八娘點了點頭:“聽義父提過,不過卻未曾見過,所謂眼見為實,總得要見過,才能真正增長見識。”說著,便嘆了口氣,語氣中無限婉惜,“可惜我不能出海,真想有一日,也能出海遠行,看看大海的廣袤,還有大宋國外的那些蕃邦之國,又是怎樣的風光。”
林昭慶一笑:“那也不難,以後有的是機會。”
八娘卻暗暗嘆息了一聲,你確實有的是機會,可我的機會,只怕是渺茫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