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春耕,幾名老農在田野中揮灑汗水。
趙柯心有所感,開口說道
“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手憐農脫口,竟然引動文氣,周遭的田野那些糧食長得飛快,而那幾名還在勞動中的農民驚訝的看著趙柯。
程素心愣住。
這不是戰詩,反而是輔詩,能夠引文氣使得農田作物生長,實在太過難得。
這種景象只在書中看過,從未有人在現實中看過。
“柯弟......你真厲害!”
趙柯卻苦笑。
這些詩詞並非他所做,只是文庫上萬首詩詞中的其中一首。
很應景,也很有教育意義。
但他不曾想,竟然能夠引動文氣,使得田野中的作物從耕種直接到收穫。
“快走吧,這可不能在待下去了。”
眼看那些老農已經走向這邊,趙柯趕忙拉著程素心跑開。
程素心笑的很開心。
這完全可以交給書院,用來催生植物,這樣四海就不會有飢餓在發生。
但很明顯,趙柯也沒想過,會讓農作物瘋狂成熟。
返回商隊,程八不解,還以為有追兵。
但程素心笑著把趙柯的事情那麼一說,連程八的震驚了。
程八可從未想過,趙柯還有文職,而且還會作詩。
在這北荒二十四屬國中,只有大秦聖廟才有為數不多的詩人,每一個都有極高的文名。
這事說出去,只怕會被人當做妖怪來看,按他們的思維,能作詩的人都是文曲星,而且必須是幾十歲以上的大儒高手才有機會。
反而像趙柯這樣,年方十歲,已經有此成就,這很不科學。
趙柯也沒當回事,商隊繼續趕路。
行徑八里左右,商隊又停下來。
“程護衛,又怎麼了?”
程素心掀開車簾,向外問道。
趙柯也覺得不怎麼對勁。
程八騎著馬,來到馬車旁嚴肅道:“前方有人爭鬥,是一老者還帶著個小女孩,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