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雲收霧散之後,王熙鳳趴在賈珂的懷中,摸著他的胸膛說道:“咱們的事情,賈璉知道了。”
賈珂先是一愣,然後就無所謂的說道:“他知道了又能怎樣?大不了將來我讓他順利繼承靖王位就行了。”
王熙鳳聽了之後點點頭,然後又問道:“我這個月的月事沒來,我懷疑是有了。將來這個孩子可怎麼辦?”
賈珂一聽馬上高興起來,抱著王熙鳳就親了一下,然後說道:“這有什麼?將來讓他繼承靖王位就行了。”
王熙鳳卻有些擔憂,“那尤二姐也懷了孕,萬一生個小子,將來賈璉能願意。”
“這件事你不必擔心,他願意不願意可由不得他。”
王熙鳳這才點點頭,再一次趴在賈珂的懷中不吭氣了。
接下來的日子一切太平,那個小王子一直沒有和孫彥聯絡,而賈珂現在比誰都有耐心,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小王子想要復辟的希望就越來越小。
而接下來賈珂把所有的重心全部集中到了商稅和鹽稅的改革之上。
要說本朝的商稅繼承了前朝的制度,大概是十五稅一,不過由於在地方上官商勾結的十分厲害,這個規定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有的縣甚至一年只交上十兩銀子的商稅。
因此上整個中原一年的商稅也就是個幾百萬了,這在賈珂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因為光是三大商幫,每年給賈珂進貢的銀子就有900萬兩,甚至超過了交給朝廷商稅的兩倍,可見這些商人們的利潤都到了什麼地方。
賈珂為了讓朝廷的商稅能夠正常,也是為了之後的攤丁入畝,這商稅畢定要進行一場大動作。
賈珂打定主意之後,立刻把自己的幾個心腹召到養心殿內,商量這件事情。
他們分別是刑部尚書軍機處領班大臣孫彥,禮部尚書軍機大臣範康,戶部尚書兼任九門提督賈雨村,兵部尚書彭碧。
這些人到齊之後,假可把自己的心思和他們說了一遍,這些人聽完之後各自在那裡沉默思考著賈珂的用意。
賈珂見他們都不開言,於是說道:“現在的商稅已經是亂七八糟了,朕聽說有的知府和知縣以少收商稅為榮,這樣下去朝廷拿什麼用度?”
孫彥聽完賈珂的話,雖然同意他的意見,但是卻有些為難,三大商幫每年給他的孝敬可不少,這要是直接收了商稅,那怎麼對得起每年十幾萬兩銀子。
於是孫彥出班來奏道:“啟稟陛下,歷來治國之道,都是重農輕商,如果是加徵商稅,恐怕商人們會怨聲載道,不利於商品的流通。”
賈珂聽完像其他的人看了看:“你們是什麼意思?同不同意孫首輔的意見。”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都不好開口,因為他們也是都收了錢的,這時候如果不同意孫彥的,那些商人們可有話說了。
只有站在中間的賈雨村眼睛轉了幾圈兒,立刻出班來對賈珂說道:“啟稟萬歲,臣不同意孫大人的意見。”
賈珂聽了點點頭,這賈雨村果然不愧是被自己控制的鐵桿兒,別人現在還考慮利益,他首先考慮的是對自己的忠心。
“有話便奏上來。”
“萬歲,重農輕傷是要重視農業生產,並不是說要向農民收重稅,而輕商是讓朝廷不要把精力放在商業上,那些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飢不能吃,渴不能喝。”
賈珂聽完點點頭,然後對下面的人說道:“賈雨村說的正合朕的心意,現在農民的負擔十分地重,即要交朝廷的春秋兩稅,還要給地主交租子。如果是風調雨順還能勉強過活,一旦是有一個災害,恐怕就要賣兒賣女了。”
底下的眾人聽完之後一起跪倒:“陛下仁慈,乃天下百姓之福。”
賈珂聽完看了看他們並沒有讓他們站起來,而是走下御階來到他們中間。
“你們這些人錦衣玉食,不知道農民的辛苦,朕當年在下曹莊和王家屯,可是親眼見過農民是如何在土裡刨食的,這兩個莊子還都是當年賈府的,不用交國稅,不然的話更加辛苦。”
賈珂說完之後嘆了一口氣,然後失望地看了他們一眼,最後咬咬牙重新走上御街,對著他們說道:“這一次朕乾綱獨斷,從今之後,天下商稅十稅一,同時各府合各省之間修建關隘,盤查過路商人是否收交稅。”
賈珂一說完這句話,底下的人雖然不滿,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
賈珂想了想,這一次收了這麼多傷睡底下的那些商幫恐怕不滿意,於是接著吩咐道:“從今年起,晉商和徽商不用再交孝敬銀子,只要交足了稅收,朕就護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