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珂訓斥完雷英之後回過神來,對其他的軍機大臣說:“這件事非同小可,我認為還是誘敵深入的好。畢竟咱們不熟悉草原上的地形,而且草原太過寬闊適於騎兵作戰,而且咱們的部隊,對於騎兵這一方面,確實是不如韃靼人。”
聽完賈珂這話,翰林院掌院孟明,刑部尚書孫彥都點點頭。畢竟這方面賈珂確實是有發言權的,而且他們就是沒有經過戰爭,也是知道在草原上要求和韃靼人作戰,實在是太難了。
劉昱見到別人都已經同意賈珂的意見,心裡有些著急,於是向旁邊的刑部尚書孫彥使了個眼色。
刑部尚書孫彥先是一愣,然後馬上像是明白了什麼似的,立刻開始呼應劉昱,“我看賈大人這話有些不對了,就是在草原上,咱們打不過他,守也能守他個幾個月。到時候韃靼人糧盡,他想不撤退也不行。如果按照賈大人說的這樣,那咱們京城附近的百姓,幾乎就要被他們掃蕩一空了,我看還是據敵與國門之外的好。”
“不錯,孫大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如此一來,既能讓韃靼人退兵,又能保證中原百姓不受侵擾,豈不是兩全其美,何必要把對方放到咱們的腹地。”劉昱瞪著賈珂說道,好像賈珂是絕世的大奸臣一樣。
賈珂看到他們兩個反對自己的意見也沒有再多說,其實他人說的也有道理,這如果主動出擊謹慎作戰,也能夠保證中原百姓不受侵擾。
但是在賈珂看來這完全是被動的防守,還不如把對方引入自己的腹地,然後從四面包圍全殲於京城腳下的好。
賈珂既然這樣爭執也出不了什麼結果,既然他們想要距敵於國門之外,就按他們說的辦就是了。
等到過幾年韃靼人再來入侵的時候,自己也已經掌握了實權,到時候還不是由著自己辦。
“既然二位大人都這麼說,那麼本官也無話可說了,咱們一起東暖閣向皇上彙報吧。”賈珂說完之後,當天就走出了軍機處,向養心殿而去。
其他幾人也跟在賈珂後面,而雷英和劉昱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露出了一絲興奮的表情。
他們在下面的小動作被刑部尚書孫彥看到一清二楚,但是他只當是沒有看見,繼續低著頭跟在賈珂身後。
而老孟明走在最後悠哉悠哉的,好像這些事情和他完全沒有關係一樣。現在孟明是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只要是不是原則問題他就一言不發,如果賈珂實在讓他表態,他就順著賈珂的話來。
眾人來到東暖閣的時候,皇帝還沒有來辦公。這段時間以來由於賈珂開始加強對軍機處的控制,所以皇帝能夠插手的事越來越少了。
如此一來,皇帝也不像原先那麼勤奮了,每天到日上三竿才會來東暖閣,看一看有什麼重要的奏摺,隨便看幾份便要回內宮去了。
面上好像已經不再關心正事了,其實皇上比誰都著急,回到後宮之後,就讓下手中取來最近的情報,仔細的分析以,除此之外,還有各地的情況,他也要了解甚害怕他的江山出了岔子。
如果真的江山不穩,就是把賈珂除了自己也得不了好。
賈珂帶著眾人在東暖閣前等了已經快一個時辰,也不見皇帝從後宮中過了,賈珂等的有些不耐煩了,直接抓過一個小太監,“你趕快去宮裡向皇上稟報,請說我們幾個軍機大臣還有兵部尚書,有重要的軍情要向皇上奏報,讓皇上趕快到東暖閣。”
這小太監看著賈珂有些無語,這皇宮中向來是規矩森嚴的,他一個在養心殿打雜的小太監,哪有資格去後宮。如果是行差踏錯一步,立刻就會被打死。
“奴婢給賈大人磕頭了,是奴才不想去傳報,實在是後宮不是奴才能去的地方。”這小太監說完之後就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也不說其他的,看他那樣子,馬上就要把自己磕昏過去了。
劉昱看不下去了,“賈大人,咱們多等一會兒,又有什麼?你何必難為這個小太監。你知道他這一進去,恐怕就活得出不來了。”
賈珂目無表情的說道:“這是緊急軍情,別說是死一兩個太監,就是全死了,皇上也得出來聽咱們的奏報。”
他們正在那裡爭吵的時候,就聽到養心殿旁有人斷喊一聲,“是什麼人這麼大的膽子,要把朕宮中的太監全殺了。”
賈珂幾個人回頭一看,直諫皇帝帶著一群太監,由遠及近已經來到了養心殿的大殿前。
賈珂眼裡寒光一閃,馬上就平復下來,接著帶著幾人一起來到皇帝的面前,給他跪倒磕頭。
皇帝沒有讓她們起來,還是站在那裡居高臨下的說:“有什麼大事,竟然要讓我們的賈大人殺了所有宮中的太監。”
賈珂對皇帝這斷章取義也是有些無語了,現在他也只能是辯駁道:“萬歲爺,邊關有緊急軍情,萬歲爺您遲遲不治,真有些著急了,所以才讓一個小太監去後宮稟報,沒想到讓皇上聽岔了話,是臣的不是,還請皇上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