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的大娘看見是個外國人滿臉的欣喜,問道:“姑娘買花嗎?十五塊錢一朵,買五朵我就送你一個花瓶。”
“五朵,好多啊,不好拿……”
“好拿好拿,我要送花瓶的,直接拿著花瓶就好了,花瓶小巧的很,你看。”
她說著,從旁邊的紙箱中拿出一個袖珍的瓶子,西爾莎比劃了下,大概有葉開的拳頭那麼大,如果要裝花肯定要剪得很短才行。
西爾莎有些意動,這個瓶子上的圖案很可愛。
扭頭想找葉開,卻發現他剛好走向自己這一邊,連忙用英語說道:“葉,我們換一點錢,我現在一點華夏幣都沒有。”
“你有個微信啊。”葉開說到。
見到西爾莎沒反應過來,葉開繼續說:“你點開微信的掃一掃,然後掃別人的二維碼就是,我給了你那麼多紅包,應該也有一兩千了吧。
之前情節人的時候葉開就發了1834,還有之前零星發的一點。
西爾莎拿出手機,看了下自己的餘額,裡面有兩千多塊錢,她抬頭驚訝的問道:“還能這樣用嗎?”
“不這樣用怎麼用。”葉開白了她一眼,合著你就一直不知道微信的用法唄?順便問了下價格,“多少錢一朵?”
“十五。”
葉開攔下了準備購買的西爾莎。
一支月季十五塊錢,你在糊弄鬼呢?
在家的時候葉開會買花放在客廳淨化空氣,小區附近的花店一朵月季看在葉開是熟人的份上只需要幾塊錢。
而作為花都的昆明,一朵沒有什麼包裝的月季居然賣十五?
拉著西爾莎離開,說到:“這裡是華夏的花都,我記得有人給我說過這邊有個很大的花市,如果近的話帶你去看看什麼叫做花海。”
賣花的大媽喊道:“哎哎?怎麼走了?我包都給你包好了,你們怎麼就走了?我賣給誰啊?”
葉開看了一下,花是直接放進的塑膠袋子,也沒經過什麼處理,頂多是重新的放回花堆裡面罷了。
“你直接放回去就好了。”
說完之後葉開就拉著西爾莎走了,上了一輛景區的觀光車。
觀光車沿著公里轉圈,裡面有人在講解西山的來歷,是一個小型遊客團的導遊:“……相傳啊,古代有鳳凰停留在了西山上,見到鳳凰的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啊,那時候的百姓也沒讀過什麼書。
於是便把鳳凰稱之為碧雞,這座山也被稱之為碧雞山,又因形狀像睡著的佛祖,於是這裡又叫做臥佛山。”
“元代的時候,這裡的風景是滇南八景之首,明代的時候,這裡是南雲四大名山之冠。我們接下去要去的景色有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聶耳墓、玉蘭園。”
“其中,玉蘭園掩映茂林修竹深處……”
去一些自己不太瞭解的景點,確實需要一個熟知當地傳說風景的導遊,他們不僅僅是帶你遊覽名勝古蹟,制定路線。
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在你帶著敬畏的心情逛街的時候,絲毫不用猶豫的說出這個景點的故事,或者說這個景點曾經發生的故事。
來到這些名勝古蹟,不就是為了聽這些嗎?
不知道一個地方的歷史,那你過來就是就看了一個木頭房子,或者一個石碑,牌匾……
你得知道這些東西蘊含著什麼意思之後,這樣才能對一個文物產生共情,開始保護這些個古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