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傳統的方式製作油紙傘費時又費力,所以如今在江南地區旅遊時見到的油紙傘,多半是由工業生產的工藝品。
這些工藝品通常要比手工製作的好看一點。
但是好看不是評判一個藝術品的最佳標準。
若葉開只是一個普通的遊客,他也會覺得那些工藝品店的油紙傘更好看,但總覺缺乏點什麼東西。但他現在知道,工業製作永遠替代不了手工的原因,便是那獨一無二的不真實。
可笑吧?
原來是因為這樣。
優秀的攝影師可以把人或者風景拍攝出百分之一百的真實,而優秀的畫家卻可以畫出百分之三百的神韻,最重要的就是這一股不真實。
一副同樣的場景,在現代機械裝置裡,和在畫家的心裡,或許是兩幅完全不同的風景。
所以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各不相同。
葉開是攝影師,也是畫家,他用攝影去真實的記錄場景。讓每一個人的心裡都能有自己的畫面。
所以攝影和畫家的區別相當大。
現代工藝流水線製品,和傳統受工業作品,在葉開的眼裡也是完全不同的。
葉開走進這家店鋪內。
店名雜貨屋,但裡面的貨物卻只有油紙傘一種,原本用來盛放其他貨物的貨架,放置著已經晾曬完畢的成品油紙傘。
“這麼多傘都是您一個人做的?”
“對,整個西湖景區就我一個人做手工傘,你還算來的及時,過兩天這些傘就要送走了。”
葉開在貨架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油紙傘,聞言好奇的說到“送走?送到哪裡?不在西湖賣嗎?”
“南宋御街有人專門收,這邊不收手工傘。”
這房間成品加上半成品,一共有五十把,收攏的葉開暫時看不到傘紙上的字畫,但那些還未收攏的半成品,卻是異常的精美。
白色的傘紙上用墨描繪著國畫中最常見到的一些景色。
比如荷塘中的紅鯉、藍色天空上翱翔的大雁、水中雙宿雙棲的鴛鴦、還有碧綠的荷葉、粉紅色的蓮花,婀娜的仕女圖等等。
傘紙上的國畫水準雖不及國手,但無疑都是畫者心血,蘊含了畫家對江南,對西湖的感悟。
葉開尋找到一柄描繪著竹葉的傘。
和其他的傘相比,這一把稍顯淡雅,因為沒有在傘紙上大做文章,只是稍微畫了幾隻飄落的竹葉,若隱若現的竹子彷彿隱藏在煙霧之中。
“就這把了,多少錢?”
“三百二。”
和現代的傘比起來確實要貴一些。
不過葉開很喜歡,於是就買了下來,三百塊錢的手工藝品感覺也不是很貴,重要的是自己喜歡。
撐開傘,葉開走出了老店,走出之前躲雨的屋簷。
雨點變得更大更密集了。
雨滴擊打在傘面上,碎成幾朵小水花,發出令人愉快的聲音,葉開很喜歡雨天。雨天坐在家裡,不管是閱讀還是睡眠都會讓人感到比平時更寧靜。
但在雨水天出門逛街,葉開還真是很少有這樣的閒情逸致。
天已經黑了,這條小巷也沒有了遊客。
這裡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燈火通明,黃色的燈光讓葉開有了一種穿越的感覺,彷彿在這一瞬間回到了古代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