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感覺絕對不會比坐在海邊要差。
他拿著手機照著懸崖下的草原,說到:“我看地圖,下面應該是紗卡尼亞國家公園,這裡沒有大象長頸鹿,常見的有猴子和鴕鳥,其實就是一個動物園。”
“人是很喜歡站在高處的感覺的,這個陽臺和公園的落差有三十米,一眼望去公園裡沒有任何比這個陽臺高的建築或者樹木。”
站在這裡葉開忽然就想起了一句古詩,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把手機放在陽臺的桌上,葉開坐著和網友們聊了許多關於保護動物的事情,但他只能說說一些自己知道的理解,大部分看是在看網友討論。
他參加動物保護組織的初衷是為了獲得通用簽證,但現在還真有些佩服那些志願者。
看到那些動物被偷獵的慘狀之後,葉開也明白了,為什麼會源源不斷的有人投入到野生動物保護這個行業。
人類犯下的罪孽,最終還是需要人類來給予償還。
……………………
隔著整個非洲大陸,上十個國家,西爾莎也在愛爾蘭看葉開的直播。
“還挺可愛的。”她笑著說道。
手機擺在桌子的一角,電腦桌上已經被筆記和書籍佔滿,丟了兩年的功課,現在想要補起來不容易。
回來已經三天了,西爾莎只和葉開透過一次電話而已。
她每天都要複習很多以前的功課,早上還得練習小提琴,她會的樂器有很多,小提琴是其中最熟練的一個樂器。
她想成為一個演奏家。
既然直接當老師行不通,那就從當學生開始。
愛爾蘭的社會和華夏不一樣,在大面積普及教育的國度,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很難在愛爾蘭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演奏也同樣如此,除非她願意繼續維持自己的小樂隊,期待什麼時候樂隊能夠享譽全國。
這種事情,不說沒可能,等到真功成名就了,早就不知道多少年過去了。
還是按照葉開說的,趁著自己才二十歲,用幾年的時間靜心學習,再用剩下的時間朝著夢想狂奔也來得及。
手機上,葉開沒有說話,他正用溫柔的眼神,看向手機。
應該是在看彈幕吧?她想著。
西爾莎伸了個懶腰,從桌子上找出一本書。
這是臨走前葉開給她的一本書,叫做《邊走邊拍:2019旅途攝影》。
西爾莎還不懂中文,回到國內後,她憑藉著網路上的翻譯軟體,把前面兩個章節的粗略的讀了下來。
翻開書的第一頁,序章。上面寫著。
我是從二十三歲開始單獨旅行的。
現在回想,我的旅行生涯就是那天站在公司,對著老闆說出辭職後開始的。
旅行的本質在於克服內心的恐懼,離開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當我忘往陌生的世界邁出第一步時,我的旅行,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