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誰不能得罪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更何況那還是一個心腸很好,看你一個人站在那裡孤孤單單,願意帶著你一起跳舞的女人。
但葉開沒辦法去解釋,任何人也不會相信自己在那一瞬間忽然就會了一種舞蹈,所以大家只會覺得葉開在戲弄西爾莎。
跳舞吧。
急促的鼓點和節奏如暴雨擊打在葉開身上,讓人源自本能的想跟著這股節奏去舞動。
不去想怎麼編舞,也不在意自己的姿勢,閉上眼睛,葉開讓音樂來支配自己的身體。
就算不是精通舞蹈又怎麼樣?學舞蹈的人那麼多,但誰是真想成為一個專業的舞蹈家?藝術家?
逛酒吧的時候,難道沒有因為自己不會跳舞而感到過羞愧嗎?
每一次的送胯,扭腰或者搖擺,都會讓圍觀的人劇烈的鼓掌,大喊。這種愉悅輕鬆的氣氛才是愛爾蘭舉辦各種節日的真正目的。
在舞動中,葉開也解放了自己的天性。如果讓認識葉開的人看到此刻的他,甚至不敢去想象這個在大庭廣眾下跳舞的人會是葉開。
【你對音樂的理解提高了】
【你參與了愛爾蘭的傳統節日,你對愛爾蘭有了更深的瞭解】
兩分鐘後,歌曲結束,葉開喘著粗氣檢視獎勵。
音樂的理解是指愛爾蘭風格歌曲,現在的葉開可以譜寫一首能讓愛爾蘭人尖叫的凱爾特傳統音樂。
而第二個獎勵主要是在語言方面,如果葉開願意,他的倫敦腔就會變得愛爾蘭化。愛爾蘭英語會給單詞後面加音節,而且語速還很快。
葉開總算是知道為何自己聽不懂機場警察說的話。
&n sorry。(我的我的)
說成What's the story(說出你的故事)
這誰特麼聽得懂?
……………………
“好厲害!”
“幹得漂亮小夥子!”
“再來一個!”
此刻,歡呼聲響徹雲霄,在場的人沸騰起來,使勁鼓掌,彷彿在歡迎一位世界級明星。
但葉開知道自己剛才的舞蹈並不是特別好。他們的歡呼或許不是因為自己跳的舞很好看,反而像是在歡迎一位他們的同伴,小鎮的朋友。
這時候,葉開才真正感覺到了居民的熱情,這讓葉開哭笑不得,不會跳舞難道連做客的資格都沒有嗎?或許有,但也只能做客。
“大家安靜一下!”
一個老者走到臺上,用話筒說道。
葉開一看,咦?這不是昨天那個大爺嗎?就是他給自己的傳單,讓自己知道了這個小鎮的土豆節,不然葉開這時候已經是在前往都柏林的路上。
“今天!是我們格瑞爾鎮第36屆土豆節。”
“土豆是我們愛爾蘭最主要的食物,是土豆讓我們度過了饑荒,土豆讓我們不會捱餓。當英格蘭人驅趕我們的時候,是……。”
他說了好大一通感謝土豆的話。
愛爾蘭在19世紀有一場大面積的饑荒,但是並不是沒有食物。
那時候愛爾蘭還在被英格蘭全面佔領,英格蘭人是地主,而愛爾蘭人只能被當做苦力,農民,幫助英格蘭人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