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考慮到諸多客觀因素的話,沒有任何一支隊伍敢說自己能百分百的戰勝比自己排名靠後一個名次的戰隊。
在這種緊張的狀況下,常規賽的排名自然也就相當重要了,要知道即便是隻向前爬升一個名次,都將意味著有可能少打一個bo5,少承擔一次的風險。
各大戰隊手裡捏著的大招都陸續開始釋放了出來。
而且這些隊伍也都開始玩遊離在遊戲之外的戰術了。
比如荊棘鳥戰隊在最終收官時,後面的幾場比賽都是2比0取勝。
並且荊棘鳥贏的都還算輕鬆。
那是因為面對到荊棘鳥時,這些lpl的隊伍壓根就不選擇暴露戰術,只願意拿出常規的體系,力求能在荊棘鳥的高壓之下讓自家選手的實力與配合上升一個臺階。
對此李落當然感覺出來了,然而除了哭笑不得之外李落也做不了什麼。
這是把他們荊棘鳥當成工具人了。
為了回報這些隊伍的厚愛,李落自然也是毫不客氣的刷了一波kd,讓自己各項資料都領跑在了dc中的前列,並且領先了排在第二位的uz不小的一截。
單從dc資料上看,這19年的夏天似乎出現了三個斷層。
李落的資料獨一檔。
分均輸出702,排在英雄聯盟lpl夏季賽中所有dc選手的第一位。
uz排在第二位,分均輸出654,對於此時著重以uz作為單核的rng戰隊來說,能有這種資料排名也頗為合理。
事實上李落有簡單分析過資料,如果不是因為荊棘鳥給自己拿的功能性英雄很多,而rng那邊更傾向於大核的話,uz在這項資料中不是沒有機會反超自己。
要知道功能性d在前中期就已經有作用了,也可以透過隊伍的摩擦頻繁打輸出,後期偷傷害能力更是一絕。
反觀大核型別英雄,諸如卡莎這種,前中期的戰鬥力並不突出,中期拉扯間除卻技能之外,卡莎能夠對敵造成的消耗也是少之又少。
因而使用功能性英雄在參與戰鬥的頻率上也勢必要比使用後期大核英雄時來的更頻繁,打傷害的機會也就更多。
後期大核d大都是在決定性的團戰裡打出一波收割,從而幫助隊伍擴大優勢乃至獲得最終的勝利。
也正因為這樣,李落對於自己這有些誇張的分均輸出資料並無太多在意,也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
uz再往下是stc。
e在今年的表現稀鬆平常。
失去了兮夜後的他們只能啟用新人,stc曾經又是偏向於後期大核的風格,因此他自然而然的承擔起了e戰隊絕對核心的位置,只不過由於今年dc的定位比較尷尬,縱使大舅子狀態不錯,隊伍的成績也很難憑他一己之力的crr被提升上去。
大舅子的分均輸出是607,而在大舅子之後分別是jckelove、l等一系列排名靠前隊伍的dc,從第三名開始就沒有資料層面上的斷層了,大家的各項資料都比較平均。
在這般資料之下,荊棘鳥的恐怖之處也就顯現出來了。
因為荊棘鳥的中路兮夜穩定在中單資料方面位列前五。
上單的聖槍哥更是穩居前三。
輔助位置上的劉青松參團率排在全lpl第一,助攻榜也是最高,只有視野得分稍稍遜色edg戰隊的eko一籌。
打野香鍋的資料看上去倒是比較一般。
然而即便如此,卻沒有人敢小看lg,lg本身在荊棘鳥中的定位就是去開團,去賣的,在這種狀況下陣亡次數乃至其他各方面資料的參考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資料,並不代表一切。
就是這樣的荊棘鳥,在今年從春季賽的新隊一路披荊斬棘走到現在。
他們的實力足夠讓全lpl賽區的隊伍為之忌憚,這些隊伍也清楚的知道,面對到荊棘鳥,即便是他們使用渾身解數,底牌盡出,最終的結果或許也不盡如人意,與其提前在這價效比極低的賽程中暴露出自己的戰術,倒不如隱藏戰術去面對其他人。
隨著常規賽的排名盡數出爐,季後賽的血腥程度也逐步浮現在了水面之上。
lpl常規賽排名從前到後,排在第一名的是荊棘鳥、第二名的是edg、第三名fp、第四名g、第五名rng、第六名京東、第七名top、第八名blg。
八支隊伍,嚴格意義上來說無一弱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