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固然是不容易死,但他也不是完全不會死。只要至高天肯堅持,至高天還是能殺他的。
而對於至高天這份誓要滅殺自己的決心,古青陽一直都是完全可以理解自己這位老對手的。
……
如果換做是他,如果是讓他處於至高天的位置,讓他去面對一個像他這樣的人。
處於同樣的位置上,他也一定會對那個像他的人痛下殺手。這是所有的上位者都應該做的選擇。
相比於第一世,這一世的他已經是活出了他自己的第二世。
第二世,他成長的速度要遠遠超過他的第一世。
他也有了莫大的改變,做了很多第一世完全不會做的。
故而他招惹了很多因果,雖然說這些因果大多都是善因善果。但因果這東西就像是一次又一次機會。
這些機會啊……用得好了,就能讓一個骨修在修行路上一飛沖天,蕩平修行路上的諸多坎坷。
如果用得不好,或者說是被天道給利用了,那這些因果就會化成一柄又一柄可怖的利刃。
表面上看著……這些利刃彷彿只是寒光幽幽,彷彿是隻要你不去主動接觸它,它便不會主動傷人。
可實際上,只要這些利刃到了天道的手上,那與這利刃有關的人就應該開始小心了。
自古以來,凡是天道殺人,皆是以無形無聲之勢鎮殺世間諸敵。
古往今來就有無數生靈因此而隕落,古青陽作為一個後來人,倒也見過不少這樣的事情。
其實古青陽自己也清楚,在這一世他完全可以像他前世那樣,繼續做一個無情無義的冰冷之人。
可若是那樣的話,他便不能修出完美的修為境界,便走不出完美的修行路。
所以他還是選擇遵從本心。
這一世他幫過很多人,他救贖了很多人的人生。說實在的,其實他也沒奢望誰能給他帶來莫大的幫助。
在救人之初,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就是……只要那些人不對他恩將仇報,他就很滿足了。
他深知人世之險惡。
為此他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他也知道心懷憐憫的確是件好事。偶爾行憐憫之道,固然不一定能利己。
但,心懷憐憫總歸是無愧於心。
本心……古往今來,有多少骨修在修行的過程中將它拋棄,轉而在修行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失去自我?
然而古青陽也知道,一個骨修在修行的過程中,確實是不能一味地以憐憫之道行事。
他深知——
心懷憐憫只是能在某些時候讓結果變得更好。同樣是在某些時候,它也能讓結果變得不好。
他就沒有憐憫敵人的習慣,他相信至高天也不會有這種習慣的。他相信他的任何敵人都沒有這個習慣。
至於他和至高天之間……
以這樣的方式相互看待,這何嘗不是宿敵之間的相互理解呢?他和天道,誰也不會放過誰。
他對於諸多世事的看法,的確是已經超越了太多生靈。
他知道這也是他能和至高天成為死敵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