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三百八十九章:撫遠建三江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九章:撫遠建三江米 (1 / 3)

聽著李逸幾人聊的內容,直播間觀眾也討論得熱火朝天。

“真·糯米史詩!”

“咱們是農耕文明,歷史上經歷過太多磨難了,但靠著種地,咱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熬過來了。”

“我知道!最早種稻谷的就是神農氏!”

“袁爺爺就是當代神農!”

“想想真的神奇,幾千年前,第一個想到種植野生稻穀的人,會知道一粒小小的種子,居然能哺育一個輝煌而又偉大的文明嗎?”

“細思極恐,究竟是我們馴化了稻穀,還是稻穀馴化了我們?”

就在觀眾們聊得熱火朝天之際,老闆已經讓人把李逸要的五袋糯米搬出來了。

“圓糯米要麼?”

老闆衝李逸詢問。

“要,有哪兒的?”

李逸扒拉了下糯米袋。

老闆順嘴問:“你要南方產的還是北方的?”

“廢話,當然是北方的。”

李逸疑惑看向他,笑問:“咋滴?想糊弄我啊?”

圓糯米的主要產地都在北方,品質最好的就是東北產的。

南方產的圓糯米,粘性是比不上北方圓糯米的。

老闆顯然也清楚這點,趕忙笑著解釋:“沒有沒有,問習慣了,順嘴問了句。

你是懂行的,我怎麼糊弄得了你?”

說著,他就提過了兩個半袋的樣品糯米,指著左邊的一個介紹:“這個是五常產的……呃,其實是五常當地的糧廠加工的,米是牡丹江種的,品質也不差,我就當五常米賣了。”

他嘿嘿笑了笑,衝李逸使了個眼色,小聲解釋:“都是行業門道,你懂的。”

李逸自然清楚這種門道,不止是在糧油行業這樣,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這種情況。

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年也就能產65萬噸,但全國每年能賣掉1000萬噸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一年也就產個一兩千噸,但卻能銷往全國,要多少有多少。

不管是加工米,還是過水蟹,都是行業門道,消費者自己也都清楚。

李逸抓起了一把“五常”圓糯米,嗅了嗅香氣,又嚼了幾粒。

沒說什麼,他就又抓了一把旁邊袋子裡的圓糯米,嗅了嗅香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