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人誰去三六啊?洪標不比他香嗎?”
“昭關鹽水鵝最好吃!”
“其實,有一個離揚州特別近的地方,叫秦欄,秦欄的老鵝真的好吃!”
“都別吹得太過了,本揚州人說兩句吧!揚州老鵝好吃但不是家家都好吃。
我吃過最好吃的是黃珏鎮上的,真的非常非常好吃,濃香酥爛,關鍵是貌不驚人。
看上去很不咋的,但比望月路上的和美食街的都好吃,尤其是鵝腸,好吃得不得了。”
李逸看著彈幕,笑著記住了他們提起的幾個地方。
這時,一旁的趙金麥終於忍不住問:“逸哥,咱們大老遠過來,就是吃鹽水鵝的嗎?”
李逸笑著解釋:“吃鹽水鵝是順便,揚州的鹽水鵝比較出名,來了當然得嚐嚐。
我這次要用胭脂做的菜,就叫【胭脂鵝脯】,要用到鵝脯肉,我這次過來,就是要買幾隻鵝帶回去的。”
“鵝還要專門來這裡買?”
劉藝菲有些好奇:“京城的菜市場裡買不到嗎?”
“買不到,除非專門訂。”李逸搖了搖頭。
“啊?不會吧?”
趙金麥疑惑問:“我們去買菜的時候,禽類區就有很多大鵝啊?那些鵝不能用嗎?”
“不一樣,養殖業是和地理環境息息相關的,正所謂南橘北枳,不同的水土,養出來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更何況不同品種的物種,品質都是不同的。”
李逸耐心解釋:“比如東北地區養殖的鵝,一般都是豁眼鵝,就是你們叫的疤拉眼鵝。
豁眼鵝是蛋鵝,產蛋效能是全世界最好的,一般年產蛋都能達到100個以上。
但它的肉質和羽毛品質就比較一般,沒有東北另外一種雁鵝的肉香。”
趙金麥聞言,像是想到了什麼,連連點頭:“對對對,雁鵝就是那種像大雁一樣的鵝對吧?毛是花的,我們那兒鐵鍋燉大鵝,都是用這種雁鵝才燉得香!”
“沒錯。”
李逸笑道:“有些鵝是適合吃肉的肉鵝,就像是伱們東北的那種雁鵝,還有粵省的獅頭鵝等等。
但有些鵝就比較適合提供羽毛,就像是皖西白鵝和浙東白鵝,羽絨的產量就比較高,品質也比較好。”
“羽絨?”
劉藝菲好奇問:“是不是用來做羽絨服呀?”
“對啊!”
李逸打趣:“皖西白鵝的產絨量是最高的,一年能拔三四次毛,這種鵝主要在徽省六安周邊養殖,當地每年出口羽絨的量都佔到全國出口量的10%以上,你的那件羽絨服裡,說不定就有皖西白鵝的羽絨。”
“那我冬天有空了,得穿著那件羽絨服去六安一次。”
劉藝菲笑道:“說不定那裡的鵝都還認識我。”
趙金麥看著直播間介紹著滷鵝店的彈幕,衝李逸問:“那揚州的鹽水鵝,用的是哪裡的鵝呢?”
李逸看了眼彈幕,沉吟道:“應該是泰州鵝,泰州鵝是泰用太湖鵝和萊茵鵝雜交後的新品種,不過我這次來要買的是純種的太湖鵝,估計得去鵝廠才能買得到。”
聽到他的話,直播間裡的揚州觀眾都愣了。
“啊?我吃了一輩子鵝,居然才知道我們這的鵝居然是雜交的。”
“真的假的?我馬上到小區門口了,我問問鵝檔老闆。”
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