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明聞言,就放下石臼,擦著手走了過來,口中一邊叨咕:“我看看怎麼事兒?”
灶臺前,鍋中的油溫正在慢慢升高,菜籽油的香氣也漸漸開始瀰漫了。
“這是什麼油?好香啊!”
黃小明好奇的看了眼鍋中色澤深黃的菜籽油,好奇詢問。
“菜籽油。”
李逸隨口說了句。
劉藝菲聞了下鍋中菜籽油的香氣,有些驚訝:“我老家那邊好多地方都種菜籽的,平時炒菜也都用菜籽油,但這個菜籽油,好像比我老家吃的那種要更香一些。”
李逸點了點頭:“沒錯,這是西域產的菜籽油。”
“西域也產菜籽油?”劉藝菲很驚訝。
“產的,就是數量不多。”
李逸解釋:“國內的油菜籽按照播種季節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秋冬播油菜籽和春播油菜籽。
春播油菜籽的面積和產量佔了全國油菜籽總量的90%以上,種植地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也就是你老家鄂省那一片,和雲貴川渝那一片。
秋冬播油菜籽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不多,只佔全國油菜籽總產量的不到8%。
只有蒙省、西域省、青省、甘省等西北省份才有種植,另外東北一些地方也種,但不成規模。
西北省份的氣候比較乾燥,所以油菜籽的含水量比較低,出油量高,而且風味物質更多,味道也會更香一點。
但也是因為產量比較少,所以不太好買,記得上次我帶你們去菜市場糧油區逛的時候,跟老闆說我要買西域省的油麼?說的就是這種。”
聽到李逸這麼說,劉藝菲也想了起來:“對啊!那次你找了好幾家店,才買到西域省的油,我還以為說的是什麼油呢!原來是這種。”
說話間,鍋中菜籽油的香氣已經愈發濃郁了。
李逸伸手感觸了下油溫,然後就衝劉藝菲示意:“伱把手放上來感覺一下,這種溫度,就是所謂的五成熱,油溫大概在140℃左右。”
劉藝菲見狀,有點不敢伸手:“直接用手摸?萬一要崩到我怎麼辦?”
“不會的,裡面有水才會崩,要崩早崩了。”
李逸笑著說了句。
見他這麼說,劉藝菲也壯起膽子,小心翼翼的伸手放在油鍋上方感受了下,但很快就縮了回來。
看到這一幕,直播間觀眾也在替劉藝菲提心吊膽。
“媽呀!我最怕油鍋了!”
“小時候被油崩過一次,直接起了個大水泡,一個月才好,現在都還有疤!”
“我之所以不會做飯,就是怕油崩,太嚇人了!”
“崩油就像是定時炸彈,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崩,這種感覺就最可怕了!”
“我寧願多花點錢去外面吃,都不自己做。”
看到劉藝菲緊張的樣子,李逸也沒有勉強,只是關了火,笑著解釋:“油鍋之所以會崩油,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油裡有水。
油溫很容易就能升到100℃以上,但水到了100℃就會變成水蒸氣了。
油鍋裡的水變成水蒸氣,當然就會形成氣泡,浮上來爆開,順帶著把油崩得到處都是。
所以只要保證燒乾鍋,別往熱油裡滴水,就不用擔心崩油了。”
說完,他就拿起了準備好的香料,倒進了油鍋裡,一邊攪拌,一邊解釋:“五六成熱的油溫,就比較適合軟炸,油溫夠,能激發出食材的香味,但又不會太熱,把食材炸糊。”
劉藝菲看著他絲毫不懼熱油的樣子,很是羨慕,隨即問:“你說的幾成熱要怎麼判斷啊?我怎麼知道它幾成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