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並不是一個很會唱歌的人,至少和在場幾個專業的藝人相比,他的歌聲的確算不上悅耳。
但形式到了這裡,他不來兩句也的確說不過去。
畢竟人家黃小明都能放下面子,來一首“鬧太套”,他要是還推脫,那就顯得有點小氣了。
不過唱歌他著實不在行,但戲他還真能來兩句。
他上次學【仿廉菜】附身的陳德,就是一位骨灰級的戲曲發燒友,自己也會唱。
也正是因為看了太多的戲,看了太多英雄、梟雄的故事,他才生出了刺殺皇帝這種戲劇化的念頭。
並且在被審問時,他的那句“若事成,則公等所坐之處,即我坐處也”,也是在模仿荊軻刺秦的豪邁。
然而,聽到他開口就要唱戲,在場幾人都震驚了。
歌曲和戲曲是完全兩碼事,難度完全是天差地別。
流行歌曲,即便是普通人都能來幾首,但戲曲卻不是隨便哪個普通人就能學得像模像樣的。
能唱得了戲曲的,都是國家隊級別的,唱流行類的歌,就像是降維打擊。
在場幾人雖然都是科班出身,學過一定的聲樂,但對於戲曲,卻是想都不敢想,完全是兩個領域。
“逸哥,你還會唱戲?”
吳壘震驚的看著李逸。
這是他認識李逸以後,最驚訝的一次。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中,就有梅蘭芳的戲曲體系,這是華人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
很多時候,行業內都會有隱晦的鄙視鏈。
比如拍綜藝的藝人就不如拍電視劇的演員,而拍電視劇的演員又不如拍電影的,拍電影的又比不上演話劇的。
而在音樂圈裡,也有古典鄙視爵士,爵士鄙視金屬,金屬鄙視搖滾,搖滾又鄙視流行這樣的鄙視鏈。
不過在國內,無論是演藝行業,還是音樂行業,論行業地位和藝術地位,戲曲都是獨一無二的天花板。
外行雖然看不到門道,但也知道戲曲有多難。
因此,直播間觀眾也都在發著彈幕討論。
“不會吧?逸哥還會唱戲?”
“唱戲的腔,廚子的湯,難道逸哥兩樣都學了?”
“隨便唱首歌得了,戲可不是一般人能唱的,萬一唱砸了,可就鬧笑話了。”
“還不如唱首口水歌呢!逸哥這次有點玩大了啊!”
面對吳壘的驚訝,李逸笑著解釋:“沒有,談不上會,就是個票友罷了,能學兩句。”
“那也很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