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湯汁中堆著白嫩的豆腐,只看外觀,劉藝菲怎麼也想象不到,它的味道居然會這麼濃烈。
入口的麻香和微辣讓她真的以為自己是在吃麻婆豆腐。
但絲毫沒有油膩感的清爽口感,卻又提醒她正在吃的是一份清湯的麻婆豆腐,讓她產生了一種印象與現實的錯位感。
趙金麥注意到了她的驚詫,也好奇的舀了塊豆腐,送入了口中。
“誒?”
她也被這種眼睛和嘴巴的錯位給驚到了。
“這還真是麻婆豆腐的味道啊!”
趙金麥驚歎之餘,卻又滿心好奇:“這是怎麼做到的?”
又一隻湯匙伸了過來,吳壘也嚐了一口,頓時也被折服了。
“哇!好過癮!”
他一勺吃完,又馬上舀起了一勺,送入口中,讚歎:“這菜我可以當放縱餐吃,味道好足,而且一點也不油膩,簡直完美!”
“這花椒味真的很香。”
劉藝菲在品嚐著湯汁的滋味。
“我也嚐出來了。”
吳壘吃得過癮:“怪不得逸哥寧願讓節目組派人去當地買,都不在市場裡買,這花椒的味道很重,但又很香,一點也不嗆人。”
聽到他的話,趙金麥忍不住衝李逸問:“逸哥逸哥,為什麼你去當地買的這種花椒,會比普通花椒香這麼多?”
“因為我買的是新鮮的頭貨。”
李逸聞言,耐心解釋:“不管是花椒也好,八角也好,還是孜然也好,都是越新鮮,味道越濃烈。
因為這些調料裡的風味物質是會隨著時間推移消散的,所以鮮貨賣得往往比陳貨貴得多。
不過在鮮貨裡,也是分等級的。
比如花椒成熟收穫以後,第一批經過精選的花椒叫頭貨,顆粒特別飽滿,每個花椒都充分的開了口,而且沒有花椒籽。
最好的花椒還是幾粒花椒長在一個瓣上,就像是梅花一樣。
第二批,第三批下來的貨,品質就稍微次一點了。
市場上好多商家賣的花椒,都不是純的頭貨,或多或少都有摻雜。
有的是把頭貨和次等貨摻起來賣,有的是摻陳年的花椒或者泡過水的花椒。
還有人摻那些工廠裡提取過花椒油的油椒,更次的是把花椒籽和花椒枝摻在花椒裡磨成花椒麵,成本更低。
所以,我怕麻煩,索性直接讓人跑一趟,去當地買純的鮮頭貨,省得我在這邊找來找去,浪費時間。”
聽了他的解釋,趙金麥像是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感嘆:“原來花椒都有這麼多門道。”
“當然了,調料這一行水還是很深的。”
說笑間,黃小明那邊已經把成本測算了出來。
經過測算,他驚訝的發現,李逸這次做的菜,雖然名字和外形都很普通,但成本卻一點也不低,甚至比豆腐宴的成本都高不少。
感嘆片刻,他就收起了小冊子。
【清湯麻婆豆腐】眼看已經沒剩幾塊了,【乾煸茄子條】也被吃了一半。
他要是再不吃,那可真就沒得吃了。
吃飯就要搶著吃才香,沒一會兒大家就把菜和飯都掃蕩一空了。
今天的工作太多,李逸也沒什麼時間給工作人員做員工餐了,因此,他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鏡頭前的幾人大快朵頤,自己則吃著普通的三葷兩素大盒飯。
不過他們吃完了飯,可以在鏡頭後方休息,而李逸幾人卻都得開始繼續忙活了。
將碗筷餐盤收拾到了洗碗機裡,大家就開始繼續起了上午的工作。
等到手頭的活都幹完,已經是深夜時分了。
忙碌了一天的李師傅揭開了熬了整整一天的湯桶蓋子,早上倒進去的滿滿一桶水,此時已經變成了小半桶的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