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師扛著攝像機,將這一幕完美的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看到盆中標準得彷彿是用CAD製圖做出來的太極陰陽魚,直播間滿屏驚歎。
“帥啊!”
“好均勻啊!看起來白湯和黑湯完全一樣多。”
“先不說喝了,光看著就挺好看的。”
“剛剛是不是放了人參粉進去?那這一盆湯喝下去,還不立即打通任督二脈啊?”
“蘇州室內裝修點我頭像,包工包料良心價。”
“決定了,明天早上喝粥,我要一半白粥,一半黑米粥!”
和直播間觀眾不同,站在近前的隋便更能感覺到這份【太極福壽羹】的威力。
因為有兩股截然不同的鮮香味在他的面前環繞。
這讓他驚歎不已。
這盆湯中的太陽湯和太陰湯雖然是分開做的,但用的高湯都是同一種。
可為什麼聞起來,它會有著明顯的層次感?
隋便很是好奇。
“上菜吧!”
李逸打算去按傳菜鈴,卻被隋便攔住了。
“不用了。”
隋便笑道:“我忍不了,就在這嚐嚐吧!”
廚房裡餐具齊全,他找出一個小湯碗來,就用湯勺舀起了一勺白色的豆腐絲湯。
雖然盆中有一半都是黑色的湯,可盛出的豆腐湯卻依舊潔白清澈,沒有摻雜絲毫黑湯的顏色。
隋便拿出一個湯匙,舀起了一勺湯,輕輕吹了下,就送入了口中。
入口的第一感覺是燙,緊跟著,一股混著豆香味的鮮濃才滑過舌根,被他嚥了下去,繼而反上來一股熱乎勁兒,瞬間擊發出了他一身的細汗。
溫度同樣是品嚐美食過程中的一種重要元素。
很多葷油在溫度低於室溫以後,都會慢慢凝固。
一些菜品和湯品中的調味料,也會隨著時間和溫度慢慢沉澱。
而米飯在溫度降低後,其中的澱粉也會回生,降低口感。
所以,大多數食物在溫度較高時食用,往往是味道最好的。
古人將這些經驗歸納總結,最終匯總成了兩個字——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