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的關注點在於怎樣去阻擋大規模行軍,而現在平祖關已經在我們手中,我認為關注點應該轉移到干擾卡蒙個體星艦進入太空?”
“這可能嗎?宇宙這麼大,每天進出卡蒙的戰艦數以億計。”
“而且,平祖關只是在面對藍域的這一面方向上有重要位置作用,卡蒙和藍域之間,所有的星系都被探索乾淨了,如果你說的意思是在此阻擋卡蒙人的話我覺得完全沒有意義。”
楚天闊剛一開口,就遭到了霍啟萌和袁天署的質疑,不過他並不氣餒,這些問題他都提前都已經考慮到了。
“作為一個關口,有它的防守優勢,但如果作為一個基地而言,又有它的地形優勢。我們不妨一起看看地形圖。”
楚天闊開啟了事先準備好的三維投影,有了杜威提供的星圖資料,整個卡蒙的全貌詳細的展現在眾人面前。楚天闊將投影逐漸縮小,一直縮小到平祖關的位置。
“大家看,這是平祖關關口。為什麼他的戰略位置這麼重要?我們先往右看,關口的末端正好連線到這個超大型星團的尾端,整個星團一直延伸700光年,繞過這裡來藍域,航跡線就不知道偏到哪裡去了。同樣,向左看,這裡不像右邊那樣有密集的天體,但是60光年外兩個超大型黑洞組成的雙星系統一上一下,正好隔斷了所有方向上的航向軌跡,影響範圍也直逼關口內壁,關口處密集的天體也是受其引力捕獲而產生的結果。而另一側的天體,同樣向左延伸到60光年之外,與斜上方的這個新生的恆星星系接壤。”
“地形大家都知道,直接說重點吧。”
“說這麼多,意思就是平祖關,整個平面所有方向都延伸幾百到幾千光年不等,這包圍了小半個卡蒙星系,我們可用用它來發射大量小型探測器和導彈攔截天體?”
“這不可能,一個探測器造價你知道要多少錢。全面探測的話,你知道要用多少探測器?”
“元首說的有道理,現在星際探測器,用的都用引力或者量子來探測和傳輸訊號,這造價的確很高,進度又慢。但那些都是用於超光速飛行探測和遠距離實時傳輸,我們不需要實時知道他們有幾艘星艦,也不需要進行超光速探測,我們要做的,只是他們戰艦一出卡蒙,就防導彈把它打下來。因此,我們只需要一個雷達探測器,一個裝在三五顆導彈的小型天體,再用電磁通訊器把他們聯絡起來就行。我算了一下,整套下來按照藍域目前的生產力,一天造個上億套是沒問題的。”
聽到這裡,袁天署終於明白了楚天闊的用意:用無數個超簡單的探測裝置,預先計算從卡蒙起飛的所有星艦的大致執行軌跡,在其必經路線上發射導彈攔截:不必時時監控、不必統計資料,只需要把他們打下來。
“這東西,很容易被肅清。”
“一個兩個,倒是比較容易肅清,但是數百億星際塵埃級別的裝置散佈於數萬光年的空間之內,即便被肅清,那卡蒙付出的成本,也遠遠高於我們的這些製造成本的數萬倍。”
“目的是什麼?一條戰艦,只要攔截炮開著,就很容易將導彈截住。”
“目的。就是限制卡蒙的星際探索。是的,多數戰艦有攔截炮。但是普通拓荒艦的攔截炮能力卻直線下降,拖航艦、時空編輯器不配攔截炮。而且,從卡蒙到外圍平祖關外圍,縱深幾千光年,如果攔截炮全開,炮彈還沒跑到一半就耗完了。如果想完全破掉這張攔截網,那卡蒙人就必須重新奪回平祖關:這個天然發射場。”
當天的討論會一直開到深夜,所有的理事長齊聚,經過可行性分析和論證之後,楚天闊的方案一致透過,並正式命名為天網工程,楚天闊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工程的總指揮,從參謀官直接晉升為平祖關守關將軍。
“這會最大程度的鎖死卡蒙人,不出10年,對方必然會反撲平祖關。所以,這幾年我們可要抓住機會好好發展。”
“天網工程”,讓平祖關的重要性發揮到極致,同時也給了那些騎虎難下的人一個臺階,只是作為該工程的總設計師,楚天闊一直沒說的是,整個工程的中心思想還是沿用了海德的涅槃計劃消耗卡蒙的主要思路以及杜威在幾十年前提出的滅蒙計劃的具體細節。不過現在的時機,恰好是能將二者合二為一的時候。
“現在把心放到肚子裡,至少10年,卡蒙不會有所動作了。這幾年的功績,足夠讓你名垂青史,至於10年之後是成是敗,完全可以推給你的接班人。眼下好好想想蓋亞的問題吧,馬上就要進行物資定價談判了?”會議室眾人散盡,只剩袁天署和霍啟萌二人。
“談判?我們還沒宣佈戰爭結束,他又要食言了?”
“搞清楚現實,現在不是我們說沒結束它就沒結束,戰爭已經結束了。”
“他什麼時候來?”
“恐怕,這次不是他過來的問題了,可能我們二人要去蓋亞走一趟了。事實上,這次平祖關能贏,還依仗著杜威幫了大忙,否則我們必將全軍覆沒。所以這次對於他突然切斷供應,我絲毫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