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子眼中滿是讚歎之意,他傳音給蕭黯然,道:“此畫意境之深遠,我不如也,那怕是傳說中《過去彌陀經》上的大佛,我想也不過如此吧。蕭宗主,你們要畫道祖圖,最好能夠找到此作畫之人,興許可以把你們的元陽道法,推到《過去彌陀經的》的層次。”
陽神世界的兩大修煉體系,如果說武道煉體是唯物主義,那麼道法煉魂,就是徹底的唯心主義。
道法道法,先道後法,道為根本。
而什麼是道?
道,玄之又玄,是一種無上的意境,也是一種心境。
修煉道法,首先要觀想,而觀想之形的強弱,便在於其本身的道,或者是本身的意蘊。
就比如說《過去彌陀經》。
為什麼此經可以讓人神魂不滅,就是因為大佛中有過去不滅的蘊養。
只要領悟了這種意蘊,那怕是神魂破滅,只要能夠緊守最後一點心神,觀想大佛,便可以重聚神魂。
也因而修道煉魂,其根基就在於練心。
只要領悟了大道,修道便猶如吃飯喝水般容易,如果沒有領悟,那自然是寸步難進。
這也為什麼,真正讀書人只讀書,不修道的原因。
因為天地大道盡在書中,只要掌握了,那麼修煉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像是中古諸子,皓首窮經一輩子,不修煉則以,一朝修道,便可直接闖過七次雷劫,成就造物主。
而李逸之的畫像中,便蘊藏著一股深遠的儒道意境,可以令人開悟。
這也是洪易觀想了李逸之畫像後,不僅啟發了智慧,更是道法大進的原因。
蕭黯然心中振奮,輕輕點頭,道:“稍後我便前去詢問這雲空閣的主事人,關於這畫作者的資訊。”
方仙道乃是當世大道派,受大乾王朝冊封。
他們修煉的元陽道法,拜的是元陽道尊,傳說中這方天地,便是由元陽道尊開闢的,並演化了世間萬物。
單從意境上來說,元陽道法甚至還在大禪寺三經之上,畢竟這天地都是元陽道尊開闢的。
但實際上,方仙道的道法最多屬於一流,根本無法和各大聖地相比。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他們觀想的元陽道尊,在意蘊差了些,無法體現開天闢地,演化為萬物的意境來。
修道修道,道為根本。
元陽道尊圖意蘊不足,自然也是就無法發揮出道法的最大威力。
鐺!鐺!
一盞茶的時間轉瞬即過,旁邊有敲鑼計時的人。
洪易和珞雲不捨的從畫像上移開了目光,隨著人群離開。
走出了雲空閣,珞雲眼中神往地說道:“也不知道此畫是由何人做所,如果能夠親自拜見求教,那該多好啊。”
洪易想了想,還是說道:“公主,其實我便認識作畫之人,只是可惜不知道他居於何處。日後我再次見到李大哥時,必定為你引薦。”
對於珞雲,他心中很是感激,不僅贈送了自己扳指,還幫他應付了趙夫人。
珞雲驚喜不已,連忙道:“洪易,你竟然認識作畫之人,那太好了。那日後,還要請你幫忙引薦。”
“自然。不過如果你想請李大哥作畫的話,那我恐怕就沒有這個面子了。”洪易說道。
珞雲笑道:“能夠拜會便已經足夠了,那裡還敢有其他奢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