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聲音響起,悠揚而空靈。
頂級的光影技術,讓四周景色開始變化。
一棟小洋樓,幾盞蠟燭。
十五秒前奏並不長,就在鋼琴最後一個音節落下的時候,林衛幽幽唱道:“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
“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前幾句出來之後,金海正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了。
“很不錯。”
“旋律優美,歌詞優秀。他的一貫風格。”
“放在音源榜上,應該也是前三的歌曲。”
“可……”
他目光灼灼。
要憑這首歌打敗他,不太可能!
說實話。
東風破的編曲,放到13/14年來說,已經算不上頂尖了。
實驗性作品,有不足是很理所當然的。
沒有必要去神話。
地球上的東風破之所以地位崇高,是因為它在樂壇全面靠攏西方的時候,奠定了華國風的基礎!
這種地位已經不需要用作曲、編曲來限制它。
可單論《東風破》本身。
不用放在音樂爆發的17年後。
即使是放在13/14年左右聽,也會有一些“老歌”感。
層次不夠豐富,旋律不夠優美。
這就是聽眾審美升級的表現。
但並不是說這些歌不好。
它們的填詞,作曲都是上上之選!
很多老歌在經過重新編曲之後,都在音樂節目上煥發出了新的生命。
然而,《東風破》在地球華語樂壇上地位非常重要。
幾乎沒有人去隨意改編這首歌!
趙梓駱也不記得有人改編過,還改編得很好。
所以,他拿出的只是周董的初號機版本。
“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