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空中。
由六艘艦艇組成的阿特拉斯艦隊,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航向火星,其艦艇尾部的引擎噴焰,更是點亮了附近宙域。
不過,沒有參照物進行比對的情況下,阿特拉斯艦隊的整體航速卻顯得十分緩慢,像是呆滯在原地,一動未動。
而名為“未來號”的菲德斯級護衛艦,充當了此次行動的指揮旗艦,並被五艘塞倫涅級運輸艦“團團包圍”,處於陣型的中央位置。
未來號艦體腹部上層的生活區內;
這裡的甲板走廊可以讓四人並排行走,並且靠近艦體邊緣的轉接區,還有著不影響艦體強度和防禦的全景舷窗,肉眼就能欣賞到外界的宇宙深空。
看樣子,科研部工程師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了要給予艦組人員和作戰人員足夠多的生活空間,儘可能避免一些因狹窄、拘束和密閉環境導致的心理疾病。
至於作戰人員的寢艙,則是按照軍銜進行分配。
三到一等兵為四人一間寢艙,士官為雙人,而尉級以上的軍官擁有單人寢艙。
並且在生活區下方,也就是與機庫、器械庫之間的區域,菲德斯級還安置了可讓全艦人員陷入深度睡眠,以及“暫停”身體生理機能的冷凍艙。
畢竟開啟通往《光環》宇宙的第八道空間門前,阿特拉斯並沒有能夠讓人類突破光速的科技,想要前往最近的比鄰星,也需要數年時間。
若是前往更遠的恆星系,將會以十年、數十年為基準。
好在科研部已經逆向破解了《毀滅戰士(電影)》宇宙中,由火星人類建造出的方舟傳送科技。
該項科技能夠實現點對點的雙向量子傳送,但每座方舟的每次傳送僅限一人,或者是不超一噸的少量物資。
不過,只要方舟傳送裝置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同樣能夠完成大規模的輸送、殖民和作戰轉移等戰略需求。
可所有一切的前提,都繞不過艦隊運載工程部的人員和裝置,先行抵達目的地展開傳送裝置的建造。
現在有了UNSC的肖·滕川躍遷引擎,那麼阿特拉斯的活動範圍總算是得到了進一步擴大。
此刻,一間校級軍官的寢艙中。
“923924925”
有節奏的計數和呼吸聲,傳蕩在這間寢艙。
只見一位身穿超短運動褲和無袖背心的女中校,正倒掛在架起的橫杆上,做著鍛鍊核心的卷腹動作,並且在抵達最高點的時候,這位女中校還會快速揮拳。
“1000!”
待做完一千個卷腹揮拳後,女中校直接彈跳,十分順暢的離開橫杆,令雙腳重新回落在金屬甲板。
但仔細看她的面容和面板,卻沒有因劇烈運動而大量出汗,這表明一千卷腹還不足以觸發她身體的恆溫機制。
並且等調轉身形、回落甲板,再看清其模樣後,才發現這位女中校正是曾經與馬格努斯,共同潛入鋼鐵之都的獵手精銳,阿雅·佈雷亞。
至於沒出多少汗,是由於公司為他們這些精銳注射了茵奎斯血清,讓他們突破了自身原有的極限資料。
嘀嘀!
這時候,安置在固定床旁的通訊終端響起了提醒。
?
正要換上作戰服的佈雷亞扭頭看向床那邊,騰出左手揮舞了下,接通了通訊問道:
“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