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性打擊?
里昂的眉宇間顯現出一絲困惑。
同時,全息眼鏡的AR功能自動啟用,在里昂視角的右上方,浮現出一張由狄安娜Ⅴ型拍攝的影象。
影象中存在個異常醒目,且十分龐大的“天體”,停泊在了傑達行星的引力範圍內。
那顆天體的直徑超過了百公里,遠遠凌駕於常見的戰艦或空間站的規模。
初看上去,它宛如一顆衛星圍繞著行星公轉,但仔細辨認後,便能夠讓人意識到它並非自然天體,而是一種人工結構的“艦艇”或小行星。
它在影象中顯得格外沉默,而周圍的星空,也因其巨大的體積而顯得更加寂靜。
雖然從尺寸上來看,它比絕大多數主宇宙帝國的艦艇要龐大得多,但情報部那邊,已經將其進行了資料對比、分析和模擬對抗。
得出的結論是,它並不具備與旅行級無畏戰艦正面抗衡的能力。
畢竟情報部在獲取聯合偵查部隊的初步資訊時,就給予所有參與統合行動的單位,分享了有關那個人造天體的情報,即——
「死星」。
死星可謂是銀河帝國的終極武器,足以在短短一瞬間摧毀整顆類地行星,其威力遠超大部分常規武器。
情報部提供的背景資料顯示,死星專案的誕生,源於銀河帝國無盡的壓迫政策,以及對反抗勢力的深深恐懼。
自從希夫·帕爾帕廷皇帝掌握帝國的絕對統治後,帝國內部的民眾反對情緒愈發激烈,尤其是在皇帝以暴政加強掌控的同時,愈來愈多的星系和行星開始反抗帝國的統治。
這就導致銀河帝國面臨著來自義軍、反叛軍,等各類抵抗勢力的多重威脅。
這些力量雖然各自為戰,但卻無時無刻不在蠶食帝國的權威。
為了徹底消除這些威脅,銀河帝國亟需一款能夠“一勞永逸”、解決和震懾所有叛亂勢力的武器。
於是,死星應運而生,它的設計初衷,便是為了透過非常規手段征服的反叛勢力,成為一種恐怖的政治武器。
不過,這顆超級武器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還涉及到極高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推進系統、武器系統、以及自給自足的能源系統方面,幾乎達到了銀河帝國的極限。
如果要將死星量產,並在整個銀河範圍內,形成一支足以顛覆現有勢力格局的艦隊,那麼這種設想幾乎成了“天方夜譚”。
因此死星必須要具備跨星系的移動能力,從而達成威懾整個銀河的目的。
並且這一點尤為關鍵。
為了確保死星能夠隨時在銀河系內的任意角落展開行動,銀河帝國為死星配備了超過百臺的“超空間推進引擎”,使得這顆巨大的死亡機器能夠在星系之間迅速轉移。
眼下,死星已經完成了超光速航行,並“悄無聲息”的進入了傑達引力範圍。
當傑達的民眾仍在日常生活中忙碌時,死星已經懸浮在他們的上空。
而情報部那邊根據這顆死亡巨獸的出現,敲定了銀河帝國無疑是對所有反抗者的一次極致威脅,意在透過此次威懾,徹底打破任何反叛勢力的信心,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對整個銀河的民眾展示帝國無所不及的統治力量。
其次,這也是一次對死星進行實戰測試的機會。
儘管死星已被成功建造,並具備了超空間航行能力,但其真正的作戰效能與威力尚未得到全面驗證,帝國需要一次“實戰示例”來檢驗其能力。
瞭解這一切後,里昂的心緒頓時變得極為沉重。
他知道一旦死星真正啟用,聖城,乃至整個傑達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性打擊。
為了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保護手下的所有探員,他毫不猶豫的做出了決策,並緊急下達命令:
“所有探員立刻按照上級提示撤出聖城,並搭乘黑隼號返回前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