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宙域的外圍邊疆星系——
若是“俯瞰”這個星系的話,可以發現它主要由十二顆行星,圍繞一顆藍巨星組成。
並且這顆恆星的體積約為太陽的五倍,表面熾熱而耀眼,釋放出刺眼的藍白光芒,將整個星系的外緣染上一層微微的藍輝。
第一至第五軌道上的行星,皆是類似水星的貧瘠荒涼之地。
它們的地表被猛烈的恆星風長期侵蝕,早已失去了穩定的大氣層,裸露出千瘡百孔的岩石表面。
酷熱、寒冷與輻射在這裡肆虐,任何生命跡象都無法存在,宛如一片被恆星吞噬的死亡荒原。
而位於第六至第九軌道的行星,終於有了相對濃密的大氣層和磁場的保護,使它們免受藍巨星輻射的直接摧殘。
但即便如此,這些行星的環境仍然極為惡劣。
第六軌道的行星,地表覆蓋著無盡的荒漠,連最簡單的生命形式都難以維持。
第七和第八軌道的行星,則像是經過放大數倍的改造前火星,岩石與塵沙佔據了幾乎所有地貌,罕見的河道痕跡已被幹燥的氣候徹底掩埋。
似乎該星系的每一顆類地行星,都充斥著風暴與乾旱,宛若一片無盡的地獄。
然而,當視線延伸到第九軌道,一顆截然不同的行星映入眼簾。
這顆類地行星似乎披覆著厚厚的冰雪,表面被無盡的冰川和積雪覆蓋,冰原像是延展到了地平線的盡頭。
而這顆星球的冷冽與寂靜,和整個星系的嚴酷環境“相得益彰”,也為這一片混亂宙域的邊疆,增添了些許獨特的“死寂之美”。
並且,這顆行星正是聯合特工小組,與由傑恩斯·湯姆森上校率領的聯合部隊,即將展開偵查的目的地——
奎康拓。
奎康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阿特拉斯涉足《光環》宇宙之前的數百年,那時的它,是星盟帝國的重點殖民地之一,由精英一族負責管理與開發。
憑藉先進的技術與嚴謹的精英社會體系,這顆行星曾一度成為星盟的耀眼明珠。
然而,大約在一個世紀前,奎康拓卻經歷了一場改變命運的災難。
這一切的起因,是行星的精英總督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宣佈反叛,公開挑戰星盟的統治。
訊息傳出後,立即引發了整個星盟帝國的震動。
畢竟精英一族將榮耀與忠誠,視為至高無上的準則,而族人的叛變,無疑是不可饒恕的重罪。
但令當時那幫精英高層、將領們感到疑惑的是,這位總督的背叛,卻迅速得到了奎康拓當地的全體精英族人,乃至整個奎康拓所在的星系支援,這些追隨者同樣公開與星盟決裂。
而怒火中燒,且感到羞愧無比的精英高層,直接忽略了反叛的深層原因,他們不可容忍一絲一毫的背叛之舉。
之後,他們沒有調查這位總督為何選擇反叛,也沒有深入探討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族人響應號召,甚至拒絕與對方交涉,並迅速調動主力艦隊,向奎康拓發動了全面進攻。
可這場軍事行動未能如計劃那般,迅速取得勝利。
奎康拓的叛軍展現出了極為頑強的戰鬥力,並且在地面戰鬥中,精英部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
這種局面讓精英的高層忍無可忍,最終決定採取了最為極端的手段——
“玻璃化”。
也就是他們動用了戰艦腹部的大功率等離子炮,對行星進行了飽和式的焚燒轟擊。
這場毀滅性的打擊,將奎康拓的地表70%以上徹底玻璃化,無論是平民、叛軍,還是地下的建築掩體,皆被等離子烈焰吞噬殆盡。
曾經繁華的殖民地變成了一片死寂的焦土,只留下少數區域,因地勢特殊的保護而免於完全焚燬。
可生態環境已然承受了不可逆轉的破壞,使得奎康拓徹底淪為了“遺忘之地”。
為了掩蓋奎康拓叛亂的全過程,星盟高層密謀銷燬了所有相關檔案,封鎖了有關這顆行星的任何資訊。
奎康拓的輝煌,連同其背叛的秘密,被埋葬在這片荒涼的世界之中。
其實那位精英總督選擇反叛的理由也很好推測,那便是發現了先知藉助先行者的遺蹟,蠱騙了所有星盟種族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