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它那如髒辮般的頭髮。
此外,對方配備著未知材料的甲冑,頭戴遮面的金屬頭盔,穿著絲襪般的作戰服,而左肩處加掛著一杆小口徑等離子炮。
並且對方的甲冑,也是讓“他”,或它的軀體保持完好的主要原因。
沒有甲冑保護的腹部,赫然出現一個碩大的豁口,鮮血淋漓。
右臂、右腿,以及整個右半身都被爆矢彈崩得四分五裂,血肉模糊。
這時,羅根眼前的類人生物已然是殘破不堪。
熒光綠血液正緩緩流淌在地板上,浸溼了羅根的腳邊,隨著胸腔劇烈的起伏,表明眼前的類人生物瀕臨死亡,奄奄一息。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根沒有表現出半點憐憫。
他以半蹲姿勢,伸手強行取下對方的頭盔,想要一睹其真實模樣。
隨著頭盔的脫落,對方的面容終於暴露在空氣中。
“咦,你這雜碎真醜。”
看清對方的樣子後,羅根不由自主的調侃一句。
其面容確實如同羅根所言,若以人類的審美標準來看,簡直醜陋得令人髮指。
臉龐猙獰,嘴部的四爪結構與蟹腿相似,兇狠而扭曲,臉頰和腦門處還長出了尖刺,令其外形顯得格外可怖。
而經歷過諸多戰事,尤其是參與過《戰爭機器》宇宙統合戰的羅根,一眼識破這個生物的真實身份。
這絕非經過基因改造的人類士兵,而是純粹的異形種族。
實際上,眼前這個被羅根視作醜陋異形的傢伙,正是最為經典的“熒幕怪物”之一——
鐵血戰士。
鐵血戰士所在的“平行宇宙”涉及諸多,首次在熒幕上登場,為阿諾·施瓦辛格拍攝的《鐵血戰士》。
製作組和編劇,本意是把鐵血戰士的名號,賦予阿諾·施瓦辛格扮演的主角達奇少校身上。
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這個外星獵手以其狩獵本能和超乎尋常的戰鬥技巧,迅速奪得了觀眾的心,成為影片的真正焦點。
這一角色的魅力在於它獨特的外形設計,結合了兇猛的戰鬥風格,使其成為科幻和動作電影中的標誌性存在。
鐵血戰士不僅在視覺上讓人震撼,其複雜的文化背景和狩獵習性,更是使得這個角色充滿了神秘感。
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把這個外星種族,直接稱作了鐵血戰士。
後續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的漫畫、遊戲和電影的上映,令鐵血戰士名號獲得了“官方支援”。
並且只要是跟異形相關的作品,鐵血戰士都會有極大機率登場。
從隋陽那裡獲取《異形》宇宙相關資訊的情報部,自然是把鐵血戰士、工程師等外星種族,相告給了羅根·西格德和其率領的野狼14連。
而情報部也特意提及了,鐵血戰士種族的內部並不統一。
各個氏族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衝突,甚至發展到不死不休的地步,這種分裂也使得鐵血戰士的行為,和對待人類的態度各不相同。
一些氏族對人類保持一種相對中立的態度,選擇觀望而不主動接觸,甚至不參與獵殺活動。
倘若這些氏族的鐵血戰士,發自內心尊重一位拼死戰鬥的人類士兵,還極有可能會提供援助、共同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