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錦真人正要發話,只聽雲松上前道:“你為何送上門來你當我不知麼?還不是為了救那小怪物。師伯容稟,廣場上噬魂柱上縛著的嬰孩乃是葉青從外面拾回無雲峰養著的,那孩子才半歲大,前日卻將雲遠師弟打得全身上下沒一處好的,不是妖怪是什麼?葉青本就是從妖都軒轅城離天宮中所救,十分可疑,眾位師伯可不要被他巧言令色給騙了。”
“雲山和雲遠撒謊成性,為一己私利構陷於人也是常有,我上次便被他們誣陷過,師尊可以為證,所以他們之言豈能相信。師尊既將葉師弟救出,且收為門下弟子,悉心教導,葉師弟若為妖,師尊何須如此?師尊嫉惡如仇且於降妖收妖最為擅長,豈能單單放過葉師弟?”阿野語氣平靜地逐一反駁道。
令狐青有些詫異地看了阿野一眼,難道以前阿野甘願被雲山雲遠欺負都是有目的的嗎?不過不得不說這種以事實為依據的回擊很有效。
雲松顯得有些氣急敗壞,他沒想到這個傻瓜阿野對所有的指證居然都能應對自如,且讓人毫無反駁之力,他只能丟擲殺手鐧:“雖說嶺南葉家已被妖王滅門,但其實尚有幸存之人,若有此人作證,便知眼前的葉青是不是冒牌貨了!”
玉錦真人內心其實也在猶豫,阿野說得句句在理,戌道子不在,他怕萬一處理不當,將他的愛徒誤殺了,戌道子定會找他拼命。
“這人現在何處?”玉錦真人問道。
“回稟師伯,此人暫住無雲峰,師伯可隨時傳喚他過來”雲松輕蔑的目光從跪著的令狐青和阿野身上掃過,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快傳!”玉錦真人一聲令下,早有弟子急急忙忙的去找人了。
“嶺南葉家葉虎見過掌門!”一身著藍袍的壯年男子匍匐於地,卻不敢抬頭。
“葉家乃小門散修,能面見天下第一大修仙門派掌門實屬三生有幸”。
“同為修真之人,你不必拘禮”玉錦真人顯然十分受用,“你且看看,旁邊這人是否是你葉家少主?”
葉虎從地上起身將令狐青從頭至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回稟掌門,我實為葉家遠親,於五年前見過少主一面,只是少主名為葉修,並不是葉青”說著看了雲松一眼。
雲松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葉虎之前早把葉家的事情都跟他說得明明白白了,葉青,跟我鬥,你還嫩了些!
“你既為我遠親,你為何不知我母姓柳,單字一個青,為紀念亡父亡母,葉修改名為葉青,一刻不敢忘記妖王害我父母之仇!”說到此處,令狐青雙目垂淚,悲痛欲絕,引得殿上玉素真人身後的洛衣和洛淺憐惜不已,直抹眼淚。
雲松似乎並未料到有這一出,只見他對葉虎使了個眼色,葉虎道:“我記得少主樣貌雖比平常人英俊,但比眼前這位公子的樣貌似乎差遠了些。”
令狐青在心中冷哼了一聲,居然長得好看也是罪狀。
“笑話!你於五年前見我,五年前我尚為幼稚孩童,相貌還未長開,再說自我來天御門後,天御門的靈氣極為養人,你沒看見我天御門中男修個個俊逸,女修個個貌美麼?”說完還有意無意地往玉素真人那邊看過去。
洛衣心中歡喜,心想:葉師兄這是在誇我好看麼。連玉素真人面上都有了些微的笑意,誰不喜歡被別人誇獎呢。
葉虎心中漸慌,額上滲出了冷汗,如若下個問題仍難不倒葉青,眼前這位雲松要放過他可是沒那麼容易。
雲松冷著臉示意他繼續,他只得硬著頭皮道:“小的聽聞葉家雖是散修,但也有飛昇過的先祖,所以葉家嫡系世世代代都流傳著一部寶典,只要參破了這部寶典,就是得了大際遇,大智慧,不如叫這位公子將此寶典拿出來叫大家開開眼。”
聽聞這話,連玉錦真人,玉靈真人及玉素真人都極為震撼,他們平日裡自詡是名門大派,對那些散修一概看不上,天御門的《雲汲真經》有多少修真人士垂涎欲滴,恨不能據為己有,可是門內除了一直閉關的玉霄真人習有所得之外,其他幾人都自恨資質不夠,完全參詳不透,更別說圓滿飛昇了。
玉錦真人眼裡閃爍著精光,要是真有這麼一部寶典,說不定就能為己所用呢。他的目光在令狐青身上掃過,見她沉靜的樣子,心中已是有幾分信了。但還是問道:“葉青,你怎麼說?可有此事?”
阿野聽了這話心中有些不安,他猜測師弟肯定是拿不出這什麼破寶典來,必須得想個辦法為師弟脫困才行。
令狐青心裡卻不停思索著,她手上哪有什麼修仙寶典,只有上次在離天宮地牢中那位修士贈送她的那本經書。
那本經書她早已翻看完畢,可是以她現在的修為只是一知半解,不過看起來倒是很有深度的。她從來都是過目不忘,他日修為到了再參詳也不遲。那乾脆將這經書獻給那玉錦真人也未嘗不可。
想至此令狐青從袖中拿出經書雙手奉於玉錦真人面前道:“葉青若無天御門護佑,早已被妖王生吞活剝,天御門對我恩重如山,別說一本經書了,就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葉青願將葉家修真寶典敬獻於掌門師伯,將其發揚光大,也是我嶺南葉家的福氣!”
玉錦真人拿過經書翻閱片刻,眼冒精光,臉上喜不自禁,果真是大道至簡,妙不可言。
令狐青見狀便知此經應該是那名天御門修士不知從什麼地方得來的,連這玉錦真人都未見過。
玉錦真人看著令狐青一雙淚眼,眼中帶著倔強,完全就是一個失去了家族庇佑的孩子的模樣,再一想這孩子不僅外形清俊,且極為冷靜,天資過人,只是投在了戌道子門下,倒是便宜了那酒鬼。
玉錦真人平白得了這寶典,十分高興,看令狐青也順眼了許多,心下已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