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CA140不是很瞭解,可以看看東風EQ140,就是它的前身。
東風EQ140可以稱得上是一代神車了。
除此之外,還有卡車屆的大佬企業——二汽,也開始在今年建廠。
這裡說的二汽非今天參與會談的京城二汽,第二汽車製造廠還是五二年教員提出建設的,是親兒子。
按照國家建設需要,生產重型卡車的有一七廠、黃河廠,生產輕型卡車的有飛躍,唯獨中型汽車生產是空白。
所以前年的四月份,一機部正式提議,要再建設一個可以生產一噸至八噸各種載重汽車的中型汽車生產基地。
李學武瞭解過,二汽選址在了十堰爐溝子。
至於說為啥選址放在了這個地方,有進出川省的讀者都知道,往北來,出川還是進川,鐵路都要經過十堰。
而在十堰,有的車次會更換火車頭,在換車車站,有的時候你就能看見二汽選址於此的原因了。
重工業生產條件極為優越,充分滿足汽車卡車這樣的重工業專案。
為啥說二汽是大佬,不僅僅是從選址上能看出來,就連工廠建設都比一般人強太多。
李學武對歷史還是有些瞭解的,過幾年要調撥十萬人參與工程建設,足足幹了九年才完工。
如果說一七廠是東北的長子,那二汽就是西北的長子。
這年月無論是建設條件,還是生產條件,都稱得上是非常簡陋了,要啥啥沒有。
但誰讓二汽有個好大哥呢,一七廠把CA140的全套圖紙,技術人員都轉給了二汽,副廠長都送了。
越是瞭解這些,李學武越是眼饞,如果真有這般力度支援,軋鋼廠的汽車製造廠早幹起來了。
陝汽的SX250、紅巖CQ260、CQ261、柳汽的飛躍牌130、南汽的D35、NJ50A、NJ70A、巢湖的130、上汽的SH130、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東方紅665等等,都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當然了,還有今天參與會談的主角,京城二汽,以及京城二汽的爭氣車BJ130輕型卡車。
從這一時期的重、輕型卡車生產企業發展來看,絕大多數工廠還是延續著自主生產所有零部件的傳統。
應環境和政策要求,也是為了防備需要,只能揹負沉重的生產包袱。
二汽為何建廠需要九年,那是國之重器,行業基石,有了一七廠和二汽廠兜底,軋鋼廠也好,京城二汽也罷,才能坐在這討論零部件採購供應鏈的可能。
有區別於軋鋼廠將汽車製造廠放在獨立三產產業計劃中實施建設,京城二汽還是在京城工業的指導下開展計劃生產工作的。
也就是說,京城二汽是接到了京城工業的訂單和需要計劃,這才決定要生產輕型卡車的。
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二汽有任何需求,以及建設需要,京城工業都是要充分支援的。
這一點軋鋼廠就得不到,包括資金和人才上的傾斜,完全沒有。
要說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軋鋼廠才是典範。
當然了,沒有財政和人力的傾斜,沒有政策和指導幫助,軋鋼廠在汽車工業管理上有著較高的自由度。
尤其是生產和銷售,完全不用擔心計劃部門給出的價格和銷售區域限定。
也就是說,軋鋼廠在完成計劃經濟賦予的生產任務後,多餘出來的生產力和人力,創造了多少生產價值,全由工廠自己負責。
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由工廠自行解決銷售渠道,但要符合行業規定以及品質限制。
這一點也是京城二汽所羨慕不已的,沒有籠套,走的很輕鬆嘛。
從工廠的建設上就能看得出,軋鋼廠的汽
車生產線相對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主要是噴塗裝流水線作業區,外加零部件倉庫和整車試驗車間。
包括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也是走的流水線,且以貿易補償的形式從國外進口先進裝置和技術。
這一點是京城二汽所不具備的優勢,但可以學習。
今天古力同是帶著充分準備來的,首先要談的就是生產線技術的引進。
是的,不是生產線裝置,而是技術,現在軋鋼廠的技術也能賣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