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地下幹工作的那些人要是敢隨意改變執行計劃,輕者處分,重者處死。
在李學武這裡也是一樣,雖然不至於把人怎麼著,但不信任只一條,以後就不會再用他了。
周常利這人年齡小,沒有什麼心計,只覺得做事憑藉一股子莽勁就可以。
在鋼城鍛鍊這麼些日
子,經歷了一些事故,總算是知道有事要彙報。
但他沒想過,把事情彙報給於麗本身就是錯誤的。
要麼彙報給周亞梅,要麼彙報給他,於麗在京城,在俱樂部,可又不是管事的,跟她說了有啥用。
當然了,站在周常利的角度思考,他是回來做事的,是以俱樂部為根據地溝通工作的,自然要跟於麗說一聲。
他可能覺得,反正都是為了單位做事,主動聯絡以前的朋友幫忙,還是他自己奉獻關係了呢。
可這種奉獻在李學武看來沒什麼值得稱道的,那些朋友介紹來的人本身就帶著一定的危險性。
現在的京城,也就是李學武還注意影響,否則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飯都吃不上了,讓幹啥就幹啥。
「既然你都允了他,就這麼辦吧」
看著於麗內疚和歉意的模樣,李學武最後點頭,算是把這一茬翻過去了。
於麗站起身,走到李學武身後幫他捏了肩膀,聲音委屈地解釋道:「我當時真沒多想,後來才覺得……下次不會了」。
「嗯」
李學武應了一聲,反正都是招人,周常利想要提攜他的故舊,備不住有在鋼城建立他自己權威班底的意思。
回收站以後還是要擴張的,誰不想頂門立戶,出去闖蕩一番事業。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如果機會給了,他手裡沒有人支援,到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所以及時建立自己的關係網,從京城招去的這些人,慢慢的會有一部分人走上管理崗位。
而他,早已經在回收站工作,還是負責機關工作的,未來機遇更多。
在人事部門,不借著機會給自己創造方便,還有哪個部門能有這個能力了。
不過李學武不在乎,是李文彪、聞三兒這些人也好,是丁萬秋、周常利這些人也罷。
既然是要幹事業,那就不能蔽掃自珍,壓制其他人上位。
李文彪和聞三兒等人有著天然的先天優勢,但不努力他也不會一味地慣著。
周常利想要進步,想要上位,他也不吝機會,更不會帶著有色眼鏡鄙夷他的出身。
但是,想要成功,就得拿出真水平,哪怕是從頑主群體裡,也有牛嗶的人物走上世界舞臺。
當然了,周常利是否能透過他的梯子青雲直上,完全在他自己。
畢竟李學武不是做慈善的,更沒有當教父的意願。
其實,周常利這次回來,還真就不僅僅是衣錦還鄉。
在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對於金錢,對於社會,有了獨特視角的觀察後,他想做點事。
年輕人嘛,總是有著獨屬於年齡的衝勁和闖勁,尤其是有著這麼好的平臺,他真覺得,如果自己不拼一場,以後會後悔。
看看面前的大宅,看看車庫裡停放著一整排的豪華轎車,看看亭臺樓閣間走動的姑娘和小夥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周常利沒見過什麼太牛嗶的人物,李學武在他眼中,已經是頂了天,蓋了帽的大佬。
古代豪奢鉅富,達官貴人也就不過如此了,更不要提李學武身後的背景關係,以及四通八達的人脈網路。
周常利和趙老四是一批次進了這個門的人,兩人都覺得這裡是個很好的平臺,有他們發揮能力的空間。
就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看見的,想到的,是不是李學武故意讓他們看的、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