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武猶豫了一下,微微皺眉,迎面撲過來的雪花打在臉上溼漉漉的,但卻提神醒腦。
“從現在開始算,到河口開化,再到第一艘船舶龍骨鋪設,最少還要四到六個月吧?”
“是,情況有些緊”
徐斯年面對李學武的詢問,主動回答道:“我們正在研究,爭取儘快開展第一條船的施工作業”。
“不要急!”
李懷德擺了擺手,面色嚴肅地說道:“萬事開頭難,第一步要走得穩,快頂什麼用?!”
說著話還對李學武點了點,提醒道:“你不要催他,斯年心裡比你要急”。
“嗯,知道了”
李學武抽著煙,點頭應了,給徐斯年擺了擺手道:“既然吉利星落戶造船廠,安德魯主動送上門,你不要慣著他”。
“是工程機械方面……還是人力技術方面?”
徐斯年試著問了一句,嘴裡答道:“我看安德魯那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備不住還有小手段”。
“太正常不過,老牌資本家了”
李學武認真地交代道:“剛開始當然要注意團結,但在工程建設上該咔嗤他不要心軟”。
這麼說著,他又壞笑了一聲,道:“敢在內地搞代工生產,他的膽子和票子就應該是成正比的”。
“要注意尺度”
李懷德瞅了李學武一眼,對著徐斯年特別交代了一句。
真要把李學武放在造船廠的位置上,他都不會多說半句。
但就怕徐斯年學不會李學武的這種壞,收放自如,進退有度。
講合作,真的把心交給對方,把底子交給對方,怕不是被人家當冤大頭了。
李學武叫徐斯年耍壞,李懷德自然理解,這種私下裡的溝通,又不是拿到明面上去說。
“四個月的建設期,包括玻璃鋼廠、發動機、發電機等等時間還是很緊的”。
李學武嘴裡核算著,給李懷德提議道:“至少要在提交集團化申請之前,解決造船廠的級別問題”。
“鍊鋼廠呢?”
李懷德挪了挪頭頂的帽子,語氣有些低沉地說道:“連續提兩個,咱們的壓力很大啊”。
“再大再難也得解決,不然以後更難”。
李學武解釋道:“不僅僅是要為了以後著想,提級更是為了集團化做保障”。
“集團化……”
徐斯年猶豫著問道:“是要在幾月份開始提報申請?”
“最早也得明年五月份了”
李懷德嘆了一口氣說道:“自主立項,從內部開始發展的集團化專案,好像咱們是第一個吧?”
“差不多是這樣的”
李學武抽了一口煙,解釋道:“至少華北地區沒有這個先例,兼併式集團化後患太多,京城汽車廠現在還沒理清楚線頭呢,前車之鑑”。
“是啊!”
李懷德點點頭,肯定地說道:“咱們廠必須走自主向集團化發展的道路,是要拿出實力和成績的”。
實力是什麼?
實力就是分支機構足夠牛嗶,主體機構更牛嗶。
成績就是工人足夠多,體量足夠大,經濟實力足夠強勁。
李懷德為什麼說最早也得到五月份才會開始申報集團化專案。
原因很簡單,軋鋼廠很多專案都要到五月份以後才能看見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