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673章 你們分手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3章 你們分手了? (1 / 9)

紅星閃耀的年代,下班後的應酬生活是什麼樣的?

專業如老李那樣,早期在小食堂,後來在招待所,現在國際飯店,關起門來,自成一統。

請的是大師傅,吃的是小灶臺,喝的是真佳釀。

飯後一杯茶,慢搖兩部曲,說說時事,乾點實事。

當然了,也有光吃喝跳舞不幹正事的人,如老李。

以酒席佳宴作為手段,以舞蹈歌唱伴為助興,舉杯宴飲,揮斥方遒,好像是從古至今的主旋律了。

紅星廠位於京城,吃的是地緣紅利,老李作為紅星廠的門面擔當,自然應酬是少不了的。

一年能在家吃兩頓飯都算是多的,媳婦睡覺前是見不著他的,醒的時候也基本見不著。

別問,問就是為組織操勞,為集體奉獻去了。

同紅星廠相比,天南海北的企業或者單位裡京辦事或者尋求關係合作該怎麼應酬和招待呢?

去大街上隨便找一家飯店?

那關係就甭處了,服務員的態度能把你氣個半死,再把你的客人氣個半死,你們倆湊一塊兒就得完蛋。

這個時候就得用到駐京辦了。

駐京辦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鄉會和會館,如湖州會館、寧州會館等等。

早期的會館雖然種類繁多,但多是為了維繫、團結、和睦同鄉、同宗、同行業的關係,具有地緣、血緣、業緣因系。

也就是說,會館在這個時期還不是窯子的代名詞呢,千萬不要誤會,這裡面挺正派的。

當然了,這個時期公主、小姐、佳麗、外圍、名媛等等都還是正常的詞彙,不帶有其他色彩。

要說發展了,也不都是好的,吹進來的也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再過多少年好像都沒啥好詞兒了。

會館的興起是有一定客觀原因的,無論是倌民、紳商,在會館中均可不受任何拘束,相互交往。

所以會館漸漸成為正治和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近代很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都與會館有關。

那時候從家裡出來,你媳婦問你幹嘛怯,你說去會館辦事,你媳婦一定認為你去找同鄉關係發財。

後世不成了,你要敢說去會館辦事,那你完了。

當時,京城的會館、同鄉會的功能主要是溝通家鄉與京師之間的聯絡,接待來京出差的地方倌紳以及進京趕考的家鄉學子,維護家鄉人民在京的合法權益等。

解放以後,上面與各地之間需要形成一種密切的聯絡機制,商討建設立項,審批計劃調撥物資的事宜。

但當時的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地方的負責人又不能天天在京城待命。

所以為了保持與上面的隨時聯絡,需要一個派駐京城的辦事機構,負責檔案傳送,溝通上下。

四九年以後,第一個駐京辦——蒙內駐京辦就是帶著這種使命設立的。

同時,當時剛剛解放,各種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而具有民間團體性質的會館,有些成為特殊勢力潛伏的場所。

五十年代後期,很多會館就被取締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方的駐京辦事處和縣一級駐京聯絡處。

飯後胡可招待了李學武喝茶,閒聊時講起了這段歷史,談及最多的一年,五八年到五九年,有28個駐京辦事處相繼成立,且全是省一級的駐京機構。

這樣的單位外表看起來莊重嚴肅,實際上就是一個派駐聯絡單位,主要做溝通和服務工作。

胡可同李學武講,他以前是做秘書工作的,也曾擔任過秘書長的職務。

現在擔任駐京辦副主任,同以前相比沒什麼兩樣。

說是有區別,區別就在於服務來京的領導不確定。

他現在的這個位置絕對不是服務員的角色,是配合領導完成較為重要工作的關鍵人物。

比如現在,休息室裡只坐了四個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