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去了衛生間,一邊洗著手,一邊說道:“我聽說有領導來了,就知道是你。”
“去看了看展廳就回來了。”
李學武低下頭繼續看起了報紙,嘴裡沒在意地解釋道:“我在哪他們還要忙。”
“感覺身不由己了吧?”
吳淑萍洗了手,走出來笑著說道:“到哪都被圍著,緊張著,話都不敢亂說。”
“還是你懂我啊——”
李學武輕笑著開了個玩笑,道:“要不說以前的皇帝都講自己是孤家寡人呢。”
“嗯,還真是這個理。”
吳淑萍抿著嘴唇點點頭,拎了茶櫃上的暖瓶給他的茶杯裡續了熱水。
“楊召從鋼城搞了條船過來,就停在對面的碼頭上,專做經銷的業務。”
“他膽子大得很——”
李學武嘴裡是這麼說,可表情卻早就知道的樣子。
“在港城見過世面的就是不一樣啊。”
“所以你打算把他們輪流送去港城?”
吳淑萍也給自己倒了熱水,捧著茶杯坐在了他的身邊。
“你就沒擔心過,撒出去的種子成了蒲公英,一去不復返了?”
“怕——怎麼不怕?”
李學武看著報紙上的文章,嘴裡一驚一乍地說道:“所以我都還在考慮要不要這麼做呢,萬一虧了怎麼辦。”
吳淑萍聽出了他話裡的調侃,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玩呢。
她撇了撇嘴角,道:“海鮮這個月恢復供應,電器產品可能要收一收了。”
“嗯,京城那邊跟我說了。”
李學武抬起頭,看著她說道:“欲速則不達嘛,電器不著急,還是以海鮮為主。”
“你說,做文體、文藝用品可不可以?”
吳淑萍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建議道:“既然你們手裡有這個資源,為啥不利用這個渠道進行拓展經營呢?”
“可以啊,怎麼不可以。”
李學武放下手裡的報紙,端起茶杯說道:“這條渠道才剛剛開始鋪,文體和文藝用品其實早就在做了,不過規模很小罷了。”
“各機關的文具紙張、體育用品等等,其實消耗很快的,關鍵是渠道和門路。”
他指了指茶澱的方向,道:“咱們的渠道還很穩呢,你既然有這個想法就做好了。”
“我也是這兩天才想起來。”
吳淑萍雙手捧著茶杯放在膝蓋上,解釋道:“我看貿易管理中心用的文具紙張就是京城一監所的。”
“黃乾的功勞——”
李學武點點頭,說道:“他現在負責司院的後勤經濟,今年可能要動一動了。”
“後勤處處長?”
吳淑萍點點頭,瞭然地說道:“有這方面的渠道和能力,沒道理不進步的。”
“不僅僅是這個,”李學武放下茶杯,介紹道:“京城司院有幾處不在京的農場。”
他手指轉了個圈,講道:“今年的效益如果穩定,年底不到,這些農場的經濟就都歸他管了。”
“他爸和他大爺是要好好培養他的。”
“不是說司院……不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