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齊耀武說動領導,對李學武提起重視的原因不是他的這份影響力,而是他在這份影響力上能力,給隊伍帶來的變化。
一個衛三團再牛嗶,衛戍也不會高興到哪裡去,如果衛戍所有隊伍的戰鬥力都提上來,那才是留下李學武的目的和原因。
——
“三方合作已經上了正軌,沒有我也是一樣的。”
李學武講道:“輕兵所設計,紅星廠生產,衛三團試驗,效益按貢獻分配。”
“閉環狀態下的合作會源源不斷地推動技術的進步、思路的拓展,以及戰力的提升。”
“可你才是合作的關鍵。”
王小琴點了點他,提醒道:“去年最後一個季度紅星廠給了衛三團四十三萬元的補貼,你知道這在衛戍區引起了多大的反響嗎?”
“其他團長在三支工作中恨不得掘地三尺,找出像你這樣專業的經濟人才。”
她點了點餐盤說道:“誰都想吃饅頭,誰都想菜裡有油、有肉,誰都想進步。”
“四十三萬元在你們這可能不算什麼,但在衛三團,在衛戍區,這筆鉅款已經能解決很多、很大的問題和麻煩了。”
“所以我退一步,你來了嘛。”
李學武微微一笑,並沒有把這份功勞看得太重,而是強調了王小琴的現在。
“有你在,三方合作,以及更多的合作都能繼續進行,包括山上的其他專案。”
“你不說這個我還忘了。”
王小琴嘆了口氣,道:“樹大招風,墾區專案得到了上面領導的肯定和支援。”
“你知道現在衛戍其他單位都有了怨言,說衛三團發展的好,就是借了墾區的利,最好也能在衛三團墾區的基礎上,給他們建立墾區的機會。”
“有錢他們就開唄,確實很有利。”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這是好事,有什麼好惋惜的,就算沒了墾區……”
“墾區必須有!”
王小琴認真地強調道:“有了墾區,才有了訓練支撐,更進一步才能穩固試驗條件的基礎,這是三方合作的根基。”
“未來呢?不考慮這個?”
李學武吃的快,放下筷子看著她說道:“衛三團在改變,在進步,總有成長的一天,墾區的作用也會發生改變的。”
“你早就預料到了,對吧?”
王小琴對他的話並沒有感到驚訝,點點頭,說道:“原來你志不在此的原因是這個。”
“我的想法不重要。”
李學武沒有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強調道:“時移世易,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也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最優解。”
“故步自封絕對不是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手段,困難帶來的不僅僅是問題。”
他看著王小琴認真地說道:“還有機遇。”
“那你為什麼不留在衛三團呢?”
王小琴瞥了他一眼,說道:“我相信憑藉你的能力,一樣混的風生水起。”
“限制太多,不甘心唄。”
李學武沒在意地笑了笑,點了點桌子,說道:“還是說說你吧,今天同蘇副主任談的怎麼樣?”
“我說實話啊——”王小琴抬起頭看了他一眼,這才講道:“人其實挺好的。”
“我問的是工作,不是他的人品,”李學武好笑地揶揄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你相親去了呢。”
“相親就算了吧,我相不中那樣的。”
王小琴恰似正經地講道:“如果作為主管領導來講,他應該是合格且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