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夏中全,真有種地上擱不下他的感覺,走走就想跑。
時不待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電話是李學武的秘書彭曉力打來的,通知他準備專案研究會議。
在電話裡,彭曉力說的不是很明白,只是把手裡材料專案名稱說給了他。
這足以讓夏中全激動了,這件事別人可能不清楚,但他是聽李學武說過的。
早在李學武從鋼城回來後,就找到他了解了一下數控車床和加工中心的情況。
如果沒有羊城之行,恐怕李學武問到他了,他也說不清楚。
國內對國外的先進技術瞭解甚少,尤其是這兩年對技術的封鎖。
那次在羊城的招待所,李學武談起日本正在舉行的工業展覽會,特別提到了數控車床。
幾人聊了聊數控車床和普通車床加工的對比。
當時李學武就給他說過,未來機加工行業一定是數控車床的天下。
所以,要求紅星廠技術研究部門,一定要有這方面的準備。
在展銷會上,夏中全就特別關心了這種技術,跟外商的技術工程師也在瞭解。
回來後,又查閱了一些資料,可惜內地的資料不是很全。
直到對外貿易專案正式開展,在鋼城和營城指導裝置安裝期間,他跟義大利和日本的工程師接觸了,才詳細的瞭解了這門技術。
高精度,廣泛的適應性,特別適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模具等領域的精密零件。
這麼說吧,如果有了數控加工中心,紅星廠的汽車工業能直接抬升一個臺階。
普通車床加工的零件如何都比不上數控車床加工出來的精度高。
你可以說有巨匠能夠完成數控車床都完成不了的精度。
但是,巨匠能有幾個?
紅星廠要搞工業生產,可不是造火箭,一根就夠了,這是要成批次生產的。
他是越瞭解這玩意兒,越覺得心喜,越覺得無力。
李學武讓他準備,是想要給紅星廠也安排這種先進的技術。
可是,怎麼可能呢?
這種技術在國外也是國器一樣的存在,輕易不可能出口的。
內地的加工技術還主要是靠普通車床,根本不敢想數控車床。
可現在夢想突然照進現實了,李學武竟然讓他的秘書送回來一份數控加工中心的材料,讓他確定可行性。
這是什麼意思?
李學武說話你只需要把耳朵捂上就行了,一個標點符號都別信。
但是,李學武辦事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跟著幹。
沒有準兒的事他絕對不會這麼興師動眾的。
不求太多,哪怕是搞回來一套這樣的裝備呢,夏中全都有信心把技術吃下來。
華清等幾所高校來“勞動”的教授們都快閒出屁了。
研究所裡的專案完全不能滿足他們的科研要求,因為這是紅星廠的研究所。
就像物理工程研究所,有人申報核技術研究,李學武上哪給他們搞研究材料去。
最近研究所的教授級研究人員越來越多了,大學習活動進行到現在,很多人都離開了教學和研究的崗位。
李懷德和谷維潔一直都沒有放鬆對科研技術力量的收集和幫助。
這些人安排到紅星廠來勞動,一時可能用不上,但早晚能用得上。
就算他們拖家帶口地來,一年能吃多少米,多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