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國產直升機發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即起步階段、學習北毛,技術引進,隨後才是自主研發。
起步階段的標誌是直5直升機,就是仿製北毛的米4直升機。
58年2月開始按照北毛提供的圖紙仿製,同年12月首次試飛。
這是咱們航空工業直升機的開端,而且是很長的一個開端。
有多長呢?
從58年開始,直5就成為了國產直升機的主力,生產了二十年。
是的,二十年沒有更換機型,期間也研發了直6和直7,但因為設計等諸多問題,專案都下馬了。
直升機最為核心的問題,一個是升力,一個是重力。
直7的專案就是因為整體質量嚴重超重被刷下去的。
那麼,時下的國內到底需不需要直升機,需不需要國產直升機呢?
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望眼欲穿。
直升機最具威力的作用是什麼?
是對抗鋼鐵洪流,其攜帶的反坦克導彈就是鐵罐開瓶器。
咱們的工業底子太薄弱了,即便勒緊褲腰帶發展了這麼多年。
飛行器工業真正騰飛崛起,還是七十年代後,從國外引進了新技術。
在目前這個時期,確實有飛行器專案在籌備,就比如701飛行器。
但是,從62年繳獲貝爾47原型機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實現量產。
貝爾47還是輕型直升機呢,原型機載人數只有2,除非是在起落架上綁擔架,用來運送傷員才能到4。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只能用來偵查、運輸、農業、勘測等的。
它的用途很寬,但在鍕用上很窄,那它重不重要呢?
很重要,很想要——
為什麼?
港城有個老登叫菜籃啊,他說過一句話,交女朋友不能看美醜的。
交女朋友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管你有沒有愛,你得先有個女朋友才能談戀愛,所以醜的照殺。
紅星廠機緣巧合從日本企業手裡獲得了Kh4的生產線和技術。
這件事經工業部內部協調彙報,瞬間引起了航空相關部門的關注。
同時,冰城飛機制造廠也關注到了這一訊息。
從62年開始,到現在5年了,他們的701飛行器專案就快搞出來了。
結果呢,他們的仿製專案塌了,白忙活了!
仿製,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有圖紙的仿製,就像直5仿米4那樣,拿過來照抄就是了
時間當然很短啊,十個月就能試飛了,說明已經有了生產能力。
貝爾47G呢?
這就是第二種情況了,繳獲,沒有圖紙,皮尺部手工測量。
從產品扒下來資料,再搞清楚零部件的金屬特性和生產資料。
等所有的資料拿下來,再根據工業水平重新設計生產環節。
這個程式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以及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