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炸蝦一個炒小白菜。」
「行啊,就聽你安排」劉茵當然不能回了兒子的安排,笑著說道:「咱早點吃飯,可著十一點多一點就成,老太太習慣了。」
「好,我知道了」秦京茹應著聲往門外去喊韓建昆,停好了車,人又往西院修雞架去了。
上一次大雨不僅給四九城帶來了內澇災害,還讓李學武家裡的雞架散了幾塊磚,要塌了的樣子。
李學武走到沙發邊上,將大眼睛嘰溜溜的李唐抱在了懷裡。
「喊二叔——!」
「哈哈哈——!你說再等等的,等我會說話的。」
劉茵笑著給孫子扯了腳上的小襪子,只讓孩子光著小腳丫。
李唐倒是不認生,伸著手抓住了李學武的衣服左右看著,習慣性地要用嘴去啃。
「小心哈喇子滴你衣服上,到口水期了」趙雅芳提醒道:「你反著抱他,讓他背對著你。」
李學武可不敢讓他啃自己衣服,他是不洗衣服,可要累著秦京茹和母親了,即便現在有洗衣機。
劉茵是心疼電費,也用不慣那玩意兒,咣嘰咣嘰的,有加水放水的工夫還不如自己手洗了。
秦京茹洗床單被罩,或者家裡的窗簾時會用到,洗衣服也很少。
既然不是自己勞動,就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我大哥和毓秀呢?沒回來?」李學武抱著李唐在屋裡轉悠著,讓他看家裡的擺設。
李唐伸手咬著自己的手指,看啥啥新鮮,也不要,也不鬧,就是好奇。
「毓秀跟家呢,說是要寫個材料,中午飯再過來。」趙雅芳解釋道:「你大哥回來後又走了,說是書市那邊開攤了,趁早去搶買。」
「中午怎麼來?」李學武挑眉問道:「坐公交還是我去接他?」
「不用接,他自己騎車子過來,毓秀也是一樣,甭管了。」
趙雅芳擺擺手說道:「忙你的,我們今天來就是串門。」
她逗了逗李寧道:「順便來看看李姝和李寧,大娘都想孩子們了,是不是啊,李寧。」
「毓秀沒往她嫂子那邊去啊?」劉茵看向趙雅芳問道:「不是說回家了嘛?」
「是回家了,昨天晚上毓秀去看的,大胖小子,可壯實了。」
趙雅芳介紹道:「給拿的雞蛋和一兜肉,我讓國棟幫忙置辦的,雞蛋咱家攢不下,肉也不好買。」
「那天上午我去醫院看了看,晚上學武和小寧過去看的。」
劉茵嘮叨道:「我看著都挺好,就是家裡人都不在,全是孃家人,有點孤單的。」
「要不說讓毓秀多過去瞧瞧呢,也是給人孃家人臉面。」
趙雅芳從顧寧懷裡抱了李寧道:「只是毓秀最近的工作也忙,科裡好些個事呢。」
「辛苦點,多去陪陪」劉茵叮囑道:「因為工作離得遠,姬衛東回不來情有可原,要是當姑姑的這邊離得近再不去就不好看了。」
「我回去跟毓秀說一下」趙雅芳沒再跟婆婆說這個,只點頭應了下來,至於姬毓秀怎麼安排嘛……
當嫂子的,只能說話趕話說到哪是哪,就算是要傳婆婆的話也是不好掌握分寸的。
有些話隔一人說出口就有可能誤會了,不經意地帶了個人的情感和語氣,讓人家聽了不舒服。
婆媳之間如此,妯裡之間更是如此,她是農村家庭出來的,對村裡女人的那種複雜關係更懂些。
顧寧是不關心這個的,只是坐在那哄著孩子,聽著她們說。
問到她了會回答,不問到只是默默地坐著,她已經習慣了。
結婚以後跟婆婆和妯
裡之間的相處讓她知道在母女關係之外還有這麼多複雜的牽掛和親人關係。
這屋裡坐著三代婆媳,要不是家風好,人多了難免會有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