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懂什麼戰鬥——”
李學武笑著調侃了一句,隨後微微搖頭道:“來者不善啊。”
“善者不來嘛,我倒是很期待香塔爾能從法國給咱們帶回來什麼好訊息,希望是這樣。”
李懷德笑呵呵地看著車窗外的廠區,從生態化工業區批文下來的那一刻,辦公區、實驗樓、各式功能建築也將步入倒計時了。
他現在的心態愈加沉穩大氣,不知不覺間已經以未來集團領導的氣度去處理對外事務。
紅星廠也給了他足夠多的勇氣,即便是面對法商聖塔雅集團。
對比去年參加羊城對外商品交易會時候的心態,李懷德的自信心得到了充足的提升。
一般體量的外商還真不就不一定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了。
似乎是覺得只有聖塔雅這樣國際貿易集團才足夠他出手的。
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李學武看來,目前紅星廠仍然是起步階段,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失為一種廣撒網的好辦法。
況且能進入到內地合作的企業都是經過篩選和考察的,體量小並不代表能量小。
你看科威特來的小個子阿特,不也是個很小的國際貿易商嘛,但他做的生意可一點都不小。
這樣的傢伙更膽大妄為,什麼都敢買,什麼都敢賣,只要貿易過程中的利潤高於風險。
其實這個時候沒有貿易限制,更不用太過在意什麼國際影響,正是大刀闊斧掄大錘的時候。
把那些資本設定的貿易壁壘用廉價商品以傾銷的形式擊垮它,讓那些壟斷型資本商嚐嚐市場自由化的鐵拳。
向內進口成熟商品是不可能的,一來是沒有穩定的經銷渠道,二來也不適合目前內地的市場。
但向內進口技術和生產裝置,以及生產原材料還是被鼓勵的。
不然紅星廠跟外商搞了這麼多的技術和裝置進口是如何報關的?
目前內地嚴重缺少技術和裝置,無論是哪個單位,只要你有能耐,搞來航母製造技術都無所謂。
反過來講,李學武給李懷德的建議是把紅星廠三產和聯合工業打造成為一個工業製造型航母。
也就是說,代加工和技術學習是同步進行的,吃透了技術,提升了產量,是要反哺和擴張貿易的。
國內市場缺少高消費的土壤,但可以實施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市場自由化貿易嘛。
比如廉價汽車、廉價摩托車、廉價電器和五金小商品等等。
對內如此,對外也是如此。
快速掌握生產技能和技術,利用目前較為廉價的生產力打造高效穩固的生產核心動力工廠。
外商給出的採購單是一百臺,那紅星廠就要生產三百臺。
其中的一百臺交付給外商,一百臺要服務於內地市場,剩下的一百臺則是以傾銷的形式打出去。
李學武能確定的訊息是,李家坡目前正在搞小電器、小商品經營模式,難韓也在搞漢江工業。
就不用說小鬼咂啦,那邊早就實施工業復興和重新崛起計劃了。
他的意見是別挑食,別管什麼大小外商,能給紅星廠帶來實際利益的才是好外商。
聯合工業和聯合三產地位的確定,奠定了聯合貿易和對外貿易的基礎,給冶金工業和軋鋼工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冶金工業未來要持續發展,擴大產能,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鋼材。
而軋鋼工業不能滿足於現狀,是要向更多領域擴張和前進的。
因為有較為繁榮的五金工業和汽車、船舶等製造產業下游工業託底,再多的產能溢位也能消耗掉。
工業產業鏈已經形成規模化、專業化,接下來紅星廠只需要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拓展外貿環境,就可以實現產業持續升級提升。
這一次聖塔雅集團主動合作,有很大原因是看重了紅星廠的綜合化生產能力。
有冶金、有軋鋼、有五金、有汽車、有船舶,甚至還有食品和電子工業,更有產業化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