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德突然開口道:“沒人可以阻止紅星軋鋼廠創造輝煌的腳步,這是時代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我不得不這麼做”。
——
李懷德瘋了!
市裡來調研的領導如此覺得,聽說此訊息的廠職工也覺得震驚。
李主任何時有過如此堅決的一面,太硬氣了。
就聽聞到的,中午的招待酒桌上,李主任不僅按著市裡來的領導答應幫忙協調,同時還答應審批了剩餘的土地。
李主任的牛嗶也吹出去了,三年內一定完成亮馬河工業區的改造和建設,工人新村必定成為京城高標準工人居住生活區。
市裡來的領導特別審閱檢視了軋鋼廠已經簽署的對外貿易合同,更看了過去兩個月的發展資料。
你當這些土地是白來的?
當然不是,說是白送,其實是換取軋鋼廠的保證。
李懷德就代表軋鋼廠做出了保證,工業調整在按照企業規劃和時代需要的目標前提下,充分保證在京廠區的就業吸納能力。
同時還保證針對亮馬河工區未來五年內持續投資不少於三千萬元。
三千萬元啊!
這個數字在這個年代代表了什麼意義不言而喻,至於那些地皮在三千萬的投資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三千萬這個數字砸下來,劉副主任的嘴軟了,張副主任的腰彎了,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關於摩托車製造廠的兼併,軋鋼廠在已有的成熟方案基礎上,直接與規劃地塊上的企業對接。
市工業主管趙富春將會親自組織力量,協調廠區置換工作。
企業搬遷自然是要花費資金的,軋鋼廠願意做出一定的補償。
補償標準將以實際搬遷需要的70%進行核定,補償方式則以生產裝置和固定資產為主。
也就是說,針對搬遷工廠軋鋼廠是以收購的方式進行處理的。
摩托車製造廠廠區擁有的不動產則也將作為實際價值進行核算。
當然,這部分比例是要溝通協調的,但機械裝置、幹部工人的補償方式就很直接了。
軋鋼廠兼併摩托車製造廠,拿到了需要的資源,剩下的也沒浪費,全都用在了地皮置換上。
這年月廠區不值錢,機械裝置才值錢,這一次小拆遷,算是京城工業的一件大事了。
軋鋼廠的大動作驚起了很多議論,有驚訝、有羨慕,也有不屑和根本不信的。
這部分人主要是不相信軋鋼廠有如此雄厚的資金用於打造工業區。
而軋鋼廠逐漸顯露崢嶸的動作恰恰就是在給集團化專案鋪路宣傳。
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實力都顯露出去,一點點,一塊塊地做,持續推動這種宣傳攻勢,讓更多的人認同軋鋼廠。
為什麼軋鋼廠能在歷史洪流中勇爭先鋒,為什麼軋鋼廠在時代奮進中敢於創新。
三月份,就在各企業、工廠、單位開始陸續出現名目繁多的各種派類組織的時候,軋鋼廠已經走在了前進的路上。
這些單位搞的變革軋鋼廠在去年八九月份的時候已經搞完了。
該變革的也變革了,該經歷的也經歷完了,至少領先變革形勢半年時間,軋鋼廠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調整佈局。
而同樣在三月初,鋼鐵學院校長裴大宇一行人到軋鋼廠訪問調研,李懷德主持了招待會。
會議上,雙方對當前的發展形勢做出了意見交換和評估,就職業教育、工業發展、學生就業等問題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意向。
這次訪問調研充分體現了軋鋼廠在工業發展上的先進性和實驗性,更具時代發展的代表性。
紅星軋鋼廠副主任谷維潔隨後就相關合作專案組織回訪工作,與鋼鐵學院方面展開了談判溝通。
針對軋鋼廠已經開展的職工教育以及現有的教育基礎資源進行整合。
雙方共同建設紅星軋鋼廠職業教育學院、紅星軋鋼廠中學、紅星軋鋼廠小學、紅星軋鋼廠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