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工作還是徐斯年來做,還是秘書科那些幹事做。
李學武之所以擔任這個辦公室主任,他的理解就是因為自己是這個思路的開啟者,也是聯合企業的倡議者。
今天在會議上的發言有完整的思想和工作思路,事情總歸需要人來做嘛。
至於楊鳳山知不知道李學武跟李懷德有聯絡?
知不知道李學武並不是他講的那麼大公無私,也會在工作中安插親信?
楊鳳山知道,楊元松也知道,可事情就是得這麼辦。
這就是正治,這就是正治生活的魅力所在,也是一門妥協理論的藝術性所在。
李學武進了領導小組,徐斯年還進了呢。
副組長是李懷德,那還有好幾個副組長呢,正組長還是他楊鳳山呢。
還是那句話,掌控局面,掌控大局。
李懷德和李學武有再多的聯絡,他們的出發點也是奔著籌建聯合企業去的。
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拖後腿,也沒有人能抵擋住拖後腿的後果。
至於聯合企業的領導權問題,這個在會上討論了很久,是最佔用時間的。
先是確定了聯合企業的級別為副廠級。
意思就是聯合企業的廠長要跟軋鋼廠的副廠長是一個級別,也就是副局。
這就篩選下去了一大批競爭者。
能夠擔任這個級別的只有現任的副廠長、副書記,還有就是在處級崗位上任職多年且有突出成績的處長。
李學武是不敢想的。
他這個副處長都不知道是怎麼當上的呢,哪裡敢想副廠長的事兒。
不過看著李懷德、景玉農和谷維潔好像都有點兒這麼個意思。
李懷德和景玉農都是實權副廠長,谷維潔也是執掌讜務的常務副書記。
讓他們平調過去是不可能的,他們更希望的狀態是兼任。
比如谷維潔,兼任聯合企業廠長,再安排一個常務副廠長,幾個副廠長,組建領導班子。
李懷德也是這麼想的,谷維潔這麼想是因為她想幹實事,抓實權,李懷德則是想借這個位置確定他常務副廠長的位置。
當然了,這都是他們的想法,也有可能直接調專職廠長。
今天在會上就有人提出了這種可能,看楊元松和楊鳳山也是支援的。
李學武能看得出來會議桌上的陰雲,顯然在廠長辦公會和廠書記辦公會上兩人都有讓人出來講這個提議的意思。
不過李懷德等一眾有望掌權的領導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經過一番龍爭虎鬥,最後議題擱置了。
不過還是讓某些人看到了謀求的機會。
比如鄧之望和聶成林,如果能外調的話,也算是雞頭不就鳳尾了。
李學武對這件事看的比較現實,他對於領導的一貫態度就是領導是廢物,業務還得下面的人負責幹。
所以在籌備初期,李學武比較關注的是聯合企業要開展的業務,和主管業務的人。
聯合企業說白了就是大家各自把多餘的三產扔到一起組建一個多元化的雜牌兒軍。
學過初中正治課的都知道,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包括交通運輸、倉儲、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