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鍊鋼廠的成績,以及軋鋼廠這邊的組織需要,跟廠讜委的決定因素關係不大。
會議過了這個議程後又討論了兩個議程,一個是讜委搬家至輔樓的事,另一個是經全面考慮,幹部進餐將會重新轉回小食堂進行,同時會增加小食堂的廚師名額。
讜委搬家的事李學武早就知道,從輔樓的施工進度和裝修進度就能知道讜委什麼時候搬家了。
只不過是因為這個月有個年中會議,分會議前後搬家的區別罷了。
這次會議上倒是確定了,從今天開始,讜委相關各處室就可以按照既定方案進行搬遷了。
搬遷也不難,讜委樓的辦公室和各處室、部門的位置早就劃分好了。
難的是現有的部門進行分家,比如廠辦,這裡就有很多負責讜委又負責廠辦業務的秘書。
還有就是資料的分家,因為之前一直在一起辦公,所以資料都是放在一起儲存的,這次分家就要全都釐清了。
最後就是業務分家,比如人事處和讜組部,這兩個部門下屬的很多辦公室都在一起,這一次分家也要將具體的業務區分開,幹部區分開。
人事處只能管廠辦這邊的機關職員和工人、服務人員等,而讜組部將管理軋鋼廠所有的幹部人員,這是很明確的。
楊元松、谷維潔、薛直夫等讜委領導將搬遷至讜委樓辦公,工會也將隨同搬遷,一同在那邊辦公。
主辦公樓將會騰出很大的地方,各部門也將會調整具體的辦公環境,以及解決一些幹部的辦公室問題。
會議的議程說的不重要,但是行動起來卻是個大活兒,在會上楊鳳山給定了三天的時間,李學武估計著不太夠用,光是資料就夠折騰一陣的了。
保衛處當初搬家還是因為他們是單部門調出,有充分的準備。
像是這種爹媽分家的情況,“家產”且掰扯不清呢。
而後面的那個議題,關於幹部重新調整回小食堂就餐的情況李學武倒是沒在意,雖然他之前沒聽到這個訊息,也許是書記和廠長討論決定的。
這可能跟招待所日益增多的客人有關係,來東城辦事的系統內部人員、相關單位的會議、來廠學習和參觀的團體等等,人多了,吃飯就成了問題。
招待所有提出在二樓重新規劃出一個就餐的位置,但是被廠長拒絕了。
本來住宿的地方就不夠用,還要因為幹部就餐佔據招待所住宿的地方,實在是沒道理。
關鍵是以前的機關小食堂還空著呢,只不過是因為以前的廚子太孬,大家都去了大食堂吃,漸漸的把小食堂給整黃了。
現在既然招待所能把食堂做好,那機關小食堂一樣能做好。
楊鳳山這麼有決心的理由就是,機關小食堂的主任由招待所副所長張松英兼任。
看到會議上下發的方案,李學武的眼皮挑了挑,不知道楊鳳山這是怎麼了,主動提拔任用跟他有關係的幹部了,以前可是很謹慎的。
上次給傅林芳要那個副所長,讜組部的韋再可後來給他打電話說廠長過問了。
當時他具體是個什麼意思李學武不懂,現在這麼一招兒下來,李學武還是有些不懂。
不過安排張松英去兼任小食堂主任倒也不算很意外,借雞生蛋的道理誰都懂。
延續招待所的管理模式,調配兩邊的廚師崗位,變的只是就餐的地點,不變的是服務和口味。
也許是被廠裡的這些新鮮思想刺激的,楊鳳山現在舉措間也帶著小心和謹慎,不似從前的一意孤行了。
就拿小食堂來說,將幹部就餐環境從招待所調整回小食堂,不僅僅是為招待所的客人騰地方,也是降低他們在招待所就餐的影響。
這幾個月招待所的就餐經歷不止一次的,楊鳳山遇到各種來廠裡辦事的人主動跟他打招呼。
都是關係戶,都是認識的,怎麼能不站住了說幾句,很耽誤工作。
尤其是吃請的問題,在招待所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幹部們吃吃喝喝的,還以為開小灶了呢。
現在好了,大家都回原來的位置,不僅僅是廠領導和處級幹部回小食堂就餐了,就連科級幹部都能來這邊就餐。
甚至是秘書,都能來這邊,分餐制,乾淨又衛生。
方案上寫了,小食堂重新清理整頓,重新粉刷和裝修,桌椅都照招待所食堂的製作,模仿的不要太徹底。
而當會議結束後,李學武跟著徐斯年一起往出走,徐斯年倒是跟李學武提了一嘴小食堂的事。
小食堂主任的安排還真就不是楊鳳山提的,而是他提的,主要還是想保證小食堂的就餐環境和管理。
徐斯年起先是想調劉嵐過去當主任的,但是被主管後勤的李副廠長給否了,說不大合適。
不大合適的理由很充分,劉嵐任職的時間短,在股長的位置上並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沒有提拔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