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武點了點茶桌,道:“要是依著現在的格局設計標準,六十棟樓,八十棟都不夠用”。
李學武看過工程處搞的設計圖紙,一戶四十多個平方,一層樓住十四戶,六層樓,也就是八十四戶。
要真是依著四月末統計的軋鋼廠受災工人住房困難資料,六千多戶,恐怕真得小九十棟樓了。
這裡面可還有包括幹部樓在內的設計呢,全下來得多少錢。
當時也是鄧之望主持這項工作,設計圖紙是請設計院做的,領導們看著很漂亮,也很滿意。
這就是比對現在最好的住宅小區也是不遑多讓的,軋鋼廠牛上天了。
可這牛吹大了,現在有點拉胯,房子設計好了,錢不夠用了。
當初設計稿交上去的時候恐怕楊鳳山也是沒想到,上面會將資金收的這麼緊。
本來依託鋼鐵產業,建宿舍樓還不是簡簡單單?
可現在整體財政收緊,很多專案的批覆工作人為的變得謹慎了起來。
所以即便是已經批覆的宿舍樓,現在也將要面臨爛尾的局面。
“你的意思是?改住房面積?”
谷維潔自然能聽明白李學武話裡的意思,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可這樣一來,居民樓的性質是不是……”
“白來的還要嫌棄?”
李學武手捏著茶杯手柄,看了谷維潔一眼,道:“當前要緊的問題不是房子的好壞,而是有地方過冬,能住上樓房就算是成功,還想著好賴?”
谷維潔蹙眉看著李學武問道:“依你的意思,你想怎麼改?”
“不是我想怎麼改,是按實際需要改”
李學武微微側頭道:“咱們先按照三棟樓計算,大概是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個平方,您先說說一期的三棟樓,期望安置多少戶?”
谷維潔不知道這是怎麼個演算法,但李學武問了,她也就不考慮其他問題,先說出自己想要安置的人數。
“最起碼是受災工人總數的百分之十五、十六左右”
谷維潔在遲疑過後給出了一個要求的資料,並且強調道:“這是統計資料中最低的住房需求量,這些人的住房挨不過冬天去,除非重新建房”。
“可你要知道,現在工人的收入水平,並不是誰家都能有條件自建房的”。
“嗯,那就按照百分之十六算”
李學武點點頭,手指掐算著,看著谷維潔快速的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
“一千零五十戶左右,也就是說,入冬前,咱們要安置一千零五十戶工人”。
“這你就不要想了”
李學武算都沒算,無奈地搖了搖頭,道:“建雞籠子都沒這麼建的,除非他們想站著睡覺”。
“依照現在的設計方案,三棟樓建設完成後能容納……二百五十二戶”
李學武微微皺眉,看著谷維潔說道:“這個資料相差太大了,咱們先不算你的需求,就按實際能做到的算,也必須縮減住房面積”。
說完,手指繼續掐算,心裡想著,嘴裡已經給出了計算結果。
“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平,三棟,六層,每層六百三十平,去掉樓梯、兩個公用衛生間,一個公用廚房的公用部分……”
在心裡計算過後,李學武對著谷維潔說道:“每戶按二十平重新設計,三棟樓,六層,每層二十八戶,五百零四戶,正好差一半”。
“也就是說,滿足最高需求,還得建三棟?”
谷維潔皺眉想了想,說道:“三個月的時間,誰也不敢保證貿易專案和聯合企業盈利資金一定能到賬”。
“所以啊,您現在有三棟樓的缺口”
李學武手指繼續掐著,微微眯著眼睛對谷維潔說道:“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平,一平的建築成本按四十塊錢算,您缺四十五萬三千六百塊”。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