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會議三、四年,四、五年開一次都很正常,李學武純純的踩著末班車上來的,又是這麼突出的成績,工作方法還在全行業推廣,哪裡能不被注意。
李學武端坐在椅子上,目光低垂,並沒有在意看過來的視線,耳朵裡聽著會場的喧鬧,心裡也正在計算著時間。
今天這場會議所屬同一大樓裡的那場會議也漸漸到了尾聲吧,該來的總會來了。
“所有同志請跟我走”
正當李學武思考著的時候,休息室的房門被從外面推開,一位工作人員衝著屋裡示意了一聲,隨即便出去了。
屋裡人紛紛起立,也不用人安排,自動排成了隊伍,依次走出了房間。
都是行業內的翹楚、佼佼者,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會不遵守紀律。
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李學武走在隊伍裡,被引領著走進了會場。
會場很大,演講臺也很大,置身其中只覺得自己的渺小。
三十多人,融入進入會場,掀起的波瀾卻是非同一般。
所有在座的都清楚,這些都是工人一級的代表人物,優秀個人。
這些人所獲得的榮譽是從成千上萬、甚至是幾十萬人中優中選優,評選出來的。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足以點亮這個時代的光芒和力量,各自代表的也都是本行業最優秀的那一列人。
李學武看著恢弘磅礴的會場,濟濟一堂的代表,優秀的同行、同志,他只覺得胸口有股難以名狀卻又急於揮發出來的榮耀。
這是屬於時代的光輝,這是屬於進步的榮耀,這是全國矚目的盛舉。
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李學武感覺自己跟這個時代聯絡的更加緊密了。
他們這一隊不是最後一隊,後面又進來了兩隊,都是三十多個人。
不過都是在前幾排就坐,正對著的臺上是六排桌子,從左到後呈弧形正對著臺下。
當最後一隊人入座後,會場的通道門便關了起來,會場內的聲音也漸漸地安靜了下來。
等了許有三五分鐘,臺上一側的通道門開啟,成自然列的中山裝們魚貫而出,隨後會場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李學武也跟著輕輕鼓掌,內心激動地看著臺上一副副只能在報紙上見到的面孔。
臺上的領導也顯得很是高興和激動,先入座的也跟著鼓著掌,只等著在最面前的那些中山裝落座後掌聲才停了下來。
李學武有些激動地看著臺上的老人,而他身邊的人也都是如此,對於老人的崇拜已經不能用言語來形容了。
主持會議的便是送李學武字的那位,透過擴音器,李學武還能聽得出先生的話語是那麼的鏗鏘有力,句句清楚。
但不可忽視的是,先生略顯瘦弱的身體也體現了當前工作的繁忙和壓力的沉重
李學武仔細聽著先生的講話,有鼓勵,有期盼,有嚮往,也有祝願。
講話過後,便是由一位副總接替了主持一項,開始宣讀今天要表彰的人員名單。
而被讀到的人則是由著坐在一頭的,剛才帶著他們進來的那個工作人員帶領著往臺上走去。
沒有彩排,也沒有會議指導,有的只是紀律和服從。
雖然現場的形式在李學武看來還是有些單一和落後,但莊嚴的氣勢卻是不容小覷的。
尤其是先獲獎的那些人站成一排,由著對應的領導給頒發獎章和獎狀,李學武的內心是激動和期待的。
先團體,後個人,代表團體領獎的人則是從後往前走,上臺領獎後繞一圈回到座位上。
就像是海邊的波浪一般,從後方湧向前方。
當波浪終於到達個人項,到達李學武這一方時,李學武從已經換了人的主持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內心的激動無以復加。
時代的浪潮是洶湧澎湃的,任何寄生於浪潮中的生物都要感謝海浪帶來的生命和機遇。
如何在浪潮中生長和發育,那是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浪潮沒有錯,錯的是個人的抉擇。
李學武這隻小蝦米隨著隊伍,伴著音樂,一步步走上臺前,距離這些老人越近,李學武越是能感受到時光的魅力。
隨著領隊的口令前進、立定、轉身,李學武在隊伍裡由遠及近地靠近頒獎的老人,近距離的觀察和目光的接觸,讓李學武的臉上有了忍不住的榮耀和激動。
在心裡默唸了多少遍,又在隊伍裡計算了多少次,李學武求仁得仁,所站的位置正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