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跟你們說幾個資料”
李學武疊著腿,坐在沙發上,伸出手對著兩人張開了五指,自問自答道:“知道全國每年的小型汽車生產量是多少嗎?五千臺!”
隨後又補充地說道:“這個資料包括了轎車和越野車,只有五千臺!”
夏中全和鄺玉生茫然地看著李學武,不知道這是在說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的小汽車自然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動輒上萬,上十萬的價格,哪個個人買的起。
倒不是說體制的原因,而是資源。
因為稀有,所以貴,普通人就買不起,只能單位購買。
那如果出現富餘飽和了呢?
“前年,也就是六三年,魔都製造了魔都牌轎車,六缸發動機”
李學武語氣平和地闡述道:“兩年內做到了年銷量八千臺”。
這個資料其實已經很直觀地體現了當前汽車工業發展的前景。
大隊書記蹬蹬蹬,公社書記130,縣裡書記帆布篷,地緯書記兩頭平。
這句順口溜反應了此時單位用車的現狀,分別對應的是拖拉機、卡車、吉普車和魔都牌轎車。
“在已經實現燃料油自由的當前,單位用車,企業用車,甚至是公社大隊用車已經達到飽和了嗎?”
李學武發問道:“單拿咱們廠自己來說,光是公務用車達到最佳的數量標準了嗎?遠遠沒有!”
“這……”
鄺玉生遲疑道:“你不能這麼算,畢竟現在的經濟……”
“經濟不允許嗎?”
李學武側頭看了看鄺玉生,再次問道:“那是汽車的價格高了?還是生產效率低了?還是沒有生產力?”
“都存在”
夏中全皺眉點頭道:“我不是沒有考慮過你跟我提過的問題,我也找老周他們討論過,可當前實現汽車生產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的事,更不是伱所說的,百十個人手工做就能成的事”。
“我只知道有志者事竟成”
李學武自信地看著兩人說道:“都沒開始做呢,你們怎麼知道成不成?輕言放棄可不是咱們社會工人應該有的品質”。
“說了這麼多,你到底想說什麼?”
鄺玉生皺眉道:“現在是汽車整備,錢都到不了手了,你還想著我們幫你造車?”
“不!”
李學武豎起手指晃了晃,強調道:“不是幫我造車,而是我們”。
“啥?”
“啥?”
兩人同時發出了疑問,李學武又要起什麼么蛾子。
“呵呵”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那筆錢掛在你們處的賬上,不能發給工人對吧?”
“對,不能”
鄺玉生是個急脾氣,看了李學武一眼道:“還只有我們的被扣了”。
這言下之意是保衛處牽的頭,廠裡撿軟柿子捏,不敢收拾李學武,只能對他們下手。
李學武知道他嫉妒,但沒想著慣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