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中國民俗裡有“十月小陽春”的說法,指的是立冬至小雪節令這段時間,一些果樹會開二次花,呈現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氣。這首詩就是寫在這樣一段時間裡。“萬樹無多葉,千花試一枝”寫出初冬時候天氣回暖,彷彿有春景一般,然而樹葉都已凋落,兩相對比,景象奇特。看天氣也彷彿會有霜、有雨。冬天踏雪尋梅是文人慣有的雅趣,而作者卻怕自己到時候寫不出美好的詩句而發愁。末句一反前人催雪盼梅的意思,別出心裁,用詩人的真實心理活動給整首詩增添了一分活生生的生命色彩。
次孟堅初冬晴和見梨桃二花作(宋·鄭俠
十月南天尚暑襟,幽花何怪動清吟。
半扉素蕊呈修徑,幾朵夭紅出茂林。
地借小春回暖氣,日勻疏影轉輕陰。
惟應幕府多才俊,不負行臺醉賞心。
賞析:這首詩詳細的描述了初冬時節“十月小陽春”帶來的花開景象,雖然已經到了農曆十月,但是南方天氣還未變冷,加上“十月小陽春”的天氣現象,梨花桃花竟然都紛紛盛開,和春時毫無二致。諸位詩人才俊都當作詩一首,才不辜負如此美好的景象呀!
初冬小園寓目宋·張耒
獨樹翹寒色,閒雲澹落暉。
新霜黃菊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鳴還啄,高烏定更飛。
敝貂猶故在,卒歲免無衣。
賞析:這首詩寫了初冬時候的園中景色,天高雲淡,園中的樹木也顯得分外蕭疏。菊花還未開殘,在霜雪之後也染上了一分霜色。梧桐也未落盡,經過雨打風吹也幾近凋殘。群鳥未全歸巢,但也沒有了之前的活力。還好留有舊時的衣服,不至於在這寒冷的季節沒有衣服穿。
漁家傲(宋·毛幵
極目丹楓迎霽曉。山明水淨新霜早。燕去鴻歸無事了。天渺渺。風吹平野低寒草。
漸過初冬時節好。尋梅踏雪城南道。追憶舊遊人已老。歡更少。孤懷擬共誰傾倒。
賞析:上片描寫了冬初的山水景色,山明水靜,蒼天遼闊,燕去鴻歸。下片點出時節,是剛剛初冬時候尋梅踏雪的情致。然而景色依舊,斯人漸老。想到此處心中更加惆悵,此時想舉杯對飲,卻也都不知應該何人與共。
菩薩蠻初冬(宋·趙長卿
敗荷倒盡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銷魂。笛飛何處村。
雲寒天借碧。樹瘦煙籠直。若個是鄉關。夕陽西去山。
賞析:秋天的殘荷到初冬也都已經敗盡,天際的衰草分外蕭瑟。伴著傍晚時分不知何處傳來的笛聲,外出的遊子此時心中的憂愁倍增。看天上的雲似乎也帶著一份寒意,天色分外清明澄澈。已經落盡葉子的樹顯得格外細長,遠處人家的炊煙也因為無風而分外筆直。這些更加引起遊子的思鄉之情,但是故鄉到底在何處呢?只看到夕陽又落下了西山。
1、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2、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3、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4、為人正,為政勤,為官廉,為民實。
5、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
6、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7、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8、與人方便,隨遇而安。
9、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
10、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11、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唐·僧尚顏
12、風花雪月本閒,而勞憂者自冗。
13、勿唯小貽大,勿唯私損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權傷民。
14、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慾自累。——宋·朱熹
15、人人廉政,腐敗滅亡;人人自律,黨風自強。
16、上不愧黨,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8、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