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了70年代,由於股價下跌,軒尼詩抵押給巴黎銀行的股票有被平倉的風險。
軒尼詩家族也不得不考慮出手股票。
這個時候,舍瓦利耶的好學長,巴黎銀行總裁勒米爾再次登場,將舍瓦利耶引薦給軒尼詩家族。
舍瓦利耶又說服酩悅家族,收購巴黎銀行持有的軒尼詩股票。
另一方面,利用學長的人脈,巴黎銀行提供槓桿基金,收購軒尼詩剩餘股份。
順利的將兩家合併,打造了聞名一時的酩軒集團。
這才僅僅將路易酩軒的後半部分搞定。
前半部分的路易,指的是路易威登集團。
易威登集團在上市後,繼續資本擴張。
集團掌門人,威登家族的女婿亨利·拉卡米耶,迫切需要外界支援。
財大氣粗的舍瓦利耶在之前就試圖入局奢侈品市場,不過收效平平。
恰逢這個絕佳的機會,他便對路易威登這個老牌奢侈品牌起了收購的心思。
兩家合併後,簡直就是引發奢侈品界的驚天駭浪。
原本不相干的兩個集團合併,直接製造出一個龐然大物。
不過剛剛成立的LVMH集團,看似龐大,但卻十分脆弱。
舍瓦利耶與拉卡米耶,兩位實際控股人,誰也不服誰。
LV與MH就像水油溶液,看似裝在了一個杯子裡,但實則涇渭分明。
從品牌核心理念、業務部分、人事分配,全部各自獨立。
更難以調和的是,酩軒一方半路接手的舍瓦利耶,絲毫沒有“家族情懷”,篤信的是職業經理人制度。
而歷經幾代傳承的路易威登,卻信奉家族管理制度。
雙方矛盾重重,一度大到產品規劃、品牌佈局。
小到一張信紙的設計,都難以達到一致,分歧逐漸擴大。
為了打擊對手,增加自己一方對合並後集團的掌控權。
兩家心有靈犀的選擇引進外界盟友。
阿爾諾就是被路易威登家族的女婿拉米卡耶引進的盟友。
無論拉米卡耶還是舍瓦利耶,起初都沒把阿爾諾當回事。
主要阿爾諾在這期間,偽裝的人畜無害。
兩方都以為他只起到調和的作用。
他跟舍瓦利耶關係好,更是從舍瓦利耶的小弟一步步爬起。
在拉卡米耶跟舍瓦利耶之間,左右逢迎。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舍瓦利耶做夢都沒想到,仰自己鼻息的阿爾諾竟然動了收購路易酩軒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