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番茄是個啥,屠蘇蘇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李有志心裡門兒清啊!
對於這個時空和自己記憶中那個時空的差異,李有志曾經仔細的比對過;大部分的歷史文化事件是沒有什麼改變的,相差的只有文娛以及文娛相關的一些事物。
但是這些相差的事物裡面,有很多都有類似的東西所替代。
就比如說李有志記憶中的豆瓣,在這個時空中就沒有,但是有類似的逗瓣。雖然評分的機制和自己記憶中的不同,但形式是大差不差的。
不過他了解的這些主要是針對國內,國外的除了一些經典電影差異之外他倒是沒怎麼研究過。這一次發現這個時空中沒有爛番茄,也算是妥妥的意外之喜。
其實類似國內逗瓣的影視評分網站,在這個時空中美國這邊也有類似的。從形式上來說,這個名為“filmreviews”的網站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替代爛番茄的作用。
&nreviews”可遠遠不及李有志記憶中的爛番茄有優勢!
他記憶中的爛番茄是怎麼回事兒啊?
爛番茄對一部影片的評價,首先第一步是基於網站所有認證影評人的評價給出一個基礎的指數分,然後再綜合觀眾最直接的觀後反饋得出爛番茄新鮮指數。
也就是說在一部電影上映之後,網站會追蹤這個影片所有的評論內容,若正面評論超過60%以上,該部作品將會被認為是“新鮮”,以一個鮮紅的番茄作為標記;若一部作品的正面評價低於60%,則該作品會被認為是“腐爛”,以一個綠色被砸爛的番茄作為標記。
但這個分數僅僅是影評人的意見,如果你是觀眾,只要提交了你觀看過這部片子的票根或者觀影證明,就可以有一次對該電影進行評分的機會。這個評分的機制,不是讓你給這部電影打幾分,而是直接選擇給這部電影什麼顏色的番茄!
如果說你感覺這部電影觀感不錯,那就獎勵一個好番茄。相反如果看完之後感覺自己吃了坨屎,直接爛番茄呼上去沒毛病!
這些觀眾的番茄反饋,權重甚至要優先於影評人。
這就導致什麼?
一部電影的好壞,取決的權利將不在專業的影評人手中,而是最大限度的將一部電影的好壞交到了觀眾的手裡!
從觀眾的視角看,如果這部電影好看,那它就是好看。如果觀眾覺得不好看給的爛番茄太多,哪怕是影評人給出的分數再高,爛番茄指數也絕對高不到哪兒去。
這個機制,其實是從最早來源於中世紀輕歌舞劇時期,觀眾在演出不佳時會往舞臺上扔擲番茄和其他蔬果而來。
可謂是簡單而又粗暴!
或許這種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有限粗暴,但正是因為這種粗暴,使得這種評分機制具備了高度觀眾參與,且高度直觀的特性。
尤其是在移動互聯高度發達,資訊高度碎片化的當下,這種高度互動高度直觀的獎項,在李有志看來簡直就是剋制奧斯卡這種傳統的,以專業影評人意見為主的電影獎項的利器啊!
帶著一種在大街上撿到了百萬美金的狂喜,李有志直接選擇了放棄睡眠。開啟了自己的電腦之後,根據當前美國電影影評行業的現狀,以及tktk目前的情況,啪啪啪搞起了爛番茄評分以及獎項的方案來……
次日,下午三點多。
就在李有志搞了一整夜的方案,正在呼呼大睡補覺的時候,tktk洛杉磯總部。
ceo辦公室內,看著秘書遞交過來的,關於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地區獨家網路直播授權的談判進展彙報,徐浩年的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肉疙瘩。
就在今天上午,tktk這邊和奧斯卡籌備委員會進行了第二次的接觸。
對於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網路直播授權價格,兩家再次進行了磋商。和之前的第一次差不多,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
很顯然,奧斯卡那面的胃口,比徐浩年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按照原本的計劃,tktk這邊能夠承受的最大預算是六億美元。但是透過今天上午的接觸和磋商,奧斯卡籌備委員會那邊給出的叫價……已經遠遠的超出了tktk的預算。
具體多少呢?
八點五億,美金!
對於奧斯卡籌委會的這個報價,徐浩年是真的準備報警了……這特麼就不是在談授權了,這明明是在搶劫啊!
要知道,去年tktk拿下的nba總決賽網路直播權才多少錢?
也不過就是八億美金而已!
論影響力和受眾,奧斯卡其實在這個時代是不如nba總決賽的,即便是頒獎典禮大牌明星雲集,八點五個億這個報價也明顯太特麼虛高了!
“這個價格,奧斯卡籌委會那邊是認真的麼?去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我們花了六個億,今年竟然要直接漲價二個半億,是什麼讓他們定下了這麼離譜的價格?”
看著手裡的彙報案,徐浩年皺著眉頭抬起頭,看向了自己的秘書。
面對他滿臉的不滿,秘書也是面露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