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麼跟我預想的也差的太多了啊!”
次日,一大早。
早上剛剛起床,李有志就接到了蘇博納發來的郵件。
看到郵件裡,《活埋》在全美二百多家B級影院的首映票房資料,一大早李有志的心態就崩了……
昨天驚豔值的入賬太厚,但是對於美國那邊的入賬他還是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如果按照驚豔值的入賬情況來說,首映票房的收益李有志還是滿意的。
可特麼這一落實到票房上,李有志人都麻了。
多少啊?
根據蘇博納那面發過來的統計,昨天《活埋》在美國的首映票房才特麼不到二百萬美金,平均上座率更是隻有可憐的百分之四點多!
這是個什麼水平?
就這麼說吧……基本上就相當於好萊塢一個撲街導演的新片水準啊!
帶著一大早上的起床氣,李有志也不沒管美國時間多少,直接將電話給蘇博納打了過去。
“不是,老蘇你昨天不是說美國那面的首映效果挺好的嘛,怎麼首映票房就這麼點兒?”
國內的早上七點,和美國紐約PM時間基本差不多。
接到李有志電話的時候,蘇博納正在和王輝幾個一起吃晚飯。準確的說……是慶功宴。
面對李有志劈頭蓋臉的質問,蘇博納還挺委屈;
“老闆,以《活埋》的製作成本,美國地區首日票房一百五十六萬你還不滿意?你可是要知道,昨天僅僅是首映第一天,很多的影院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宣傳,在宣發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拿到這樣的首映票房,就算是好萊塢很多文藝片導演的獨立作品,也很難達到了。”
“而且你想想看,這一次《活埋》主要走的是B類影院,這些影院本身就不以票房為主要的贏利點。很多的B類影院電影票都是打折,甚至是針對VIP會員折扣出售的,在這樣的銷售制度下,這個票房說實話都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老闆,咱就是說Grasp all,lose all啊!”
Grasp all,lose all是什麼意思,融合了外文精通的李有志自然知道。
這句英國諺語的意思就是人不能貪得無厭,否則會失去一切。
其實對於《活埋》的海外票房,李有志原本還真沒有什麼過高的期待……可問題是媽噠現在國內這邊的樂子人粉絲也好,還是說娛樂媒體也好,在首映之後已經把《活埋》這部片子給抬的太高了啊!
昨天首映結束之後,豆瓣那面就已經給《活埋》開出了8.9的高分。多家媒體影評人和圈內的前輩,對於李有志本人在《活埋》中展現出來的演技,包括這部電影劇本都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相應的,在國內的院線端,樂子人粉絲和影迷也堪稱給力。
即便《活埋》這部片子商業元素極其欠缺,和國內溫馨輕鬆的主流觀影趨勢相背離的情況下,仍然在給出了五千七百多萬的國內首映票房。
這是個什麼水準?
就這麼說吧,雖然《活埋》是暑期檔最後一波上映的片子。但這個首日票房表現,已經秒殺了這個暑期檔上映的所有電影!
這已經不是給面子了,而是特麼寵了啊!
為的是啥?
還不是因為國內的觀眾是真的期望,有那麼一部國人導演或者演員扛大樑的片子。能夠在西方文化圈裡殺出重圍,挑戰一下奧斯卡啊!
結果現在你特麼告訴我國外的首映票房才一百五十多萬?
這落差……屬實是有點讓志哥接受無能。
這就跟什麼似的呢?
就像是一個少年承載著全村的希望,拿著村兒裡最好的劍,最堅固的盾牌,最炫酷的盔甲,結果出了村之後遇到個史萊姆打了一下午……
這讓志哥有何顏面跟鄉親父老們彙報啊魂淡!
“不是、老蘇你到底見沒見過什麼市面?昨天我問你首映效果怎麼樣,你在電話裡興奮的就像是剛破了處的小男生一樣,還特麼建議我專門開個海外賬戶麻袋裝錢,結果首映就一百多萬,這就麻袋裝錢了?我特麼以為怎麼著還不得四五百萬美金啊!伱這屬於嚴重的謊報軍情了啊有沒有?”
面對李有志不聽自己解釋,一個勁兒的指責,電話那面的蘇博納明顯無奈了。
“老闆請你務必冷靜!你算一算啊,今天一天的時間,我又接到了十幾通院線那邊要求給《活埋》加放映權重的合作電話,按照這個趨勢,下一輪的票房肯定還是要漲的。
咱們就算本週未來六天平均能夠達到二百萬左右的票房,那麼這一週放映下來,全美的票房可就妥妥的超過了一千三百萬。按照這個趨勢,未來一個月就算是遞減,全美的放映月內《活埋》也肯定能拿到兩千萬左右的票房成績,這一部分的票房我們能分差不多百分之四十,去了各項稅費純利潤差不多能達到六百萬美金。
但這並不是全部,我們還可以賣二輪的播放權,還有線上的流媒體授權費用,還有碟片的長期授權費用,甚至是好萊塢那面的劇本改編權。這麼算下來這部片子在未來半年的能夠帶給你的收益,肯定是要超過一千萬美金也就是七千萬人民幣的,而這部片子的成本僅僅只有十萬美金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