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上午,首臺手術是介入科劉健主任的那個病人。
小結節型肝癌介入術後。
肝臟借中間的鐮狀韌帶分成左右兩葉,右葉大且厚,左葉小而薄,如果癌灶生長的部位為左葉的話,手術倒也簡單,直接行肝左葉全切也就是了。
沒了左葉,單靠右葉,人的肝臟功能完全可以代償過來。
但若是長在了肝右葉上,那就不會這般簡單了,肝門可是在肝右葉上,直接切掉了肝右葉,也就等於斷了肝臟的供血,肝左葉也斷然不能存活。
只能行區域性切除術。
如果肝右葉上的癌灶生在了肝臟的外緣部位,那手術的難度也不大,做個楔型切口,拿掉癌灶後縫合就是。
此病人的癌灶自然不可能長在肝臟的外緣,否則的話,當初無論是秦格偉還是馬宗泰,都不會婉拒了劉健。
事實上,這個病人的癌灶生長位置著實令人討厭,基本上是外科臨床的一個手術禁忌症。
肝門部!
也難怪秦格偉和馬主任都不願意接手,從肝門部著手去切除癌灶,那就好比在一地的宋窯汝瓷中間翻跟斗,稍有不慎,便將鑄成大錯。從別的方位入刀也不是不可能,但距離遠,位置深,一個把持不住同樣會傷及肝門。
擱在以前,高勇絕不會觸碰這種手術,做個醫生不容易,千萬不要逞能,吃官司那都是小事,被病人家屬拿刀給捅了那才是悲催。
但今天卻不一樣,上了手術檯的高勇顯得資訊滿滿。
“從哪兒入路?”開了腹,高勇協助連向東把拉鉤調整好了,順便問了對面楊兮一句。
楊兮有些發呆。
從肝門部入刀是必須的選擇,雖然難度大,但對病人肝臟的創傷小,有利於病人的術後恢復。
楊兮發呆的緣由只有一個。
要不要用上一張手術技能卡呢?
一張4級手術技能卡不過才5萬塊,便宜得很,如今身家數百萬的楊兮根本不會看在眼裡,但問題是,自己有種強烈的感覺,即便不用技能卡,也能拿下本臺手術。
深吸了口氣,楊兮做出了決定。
“肝門入路,咱們做慢些就是了。”
不用追求十分鐘剝六粒葡萄的那種速度,十分鐘穩穩當當剝下四粒來就已經足夠,反正又沒有直播,大不了把第二臺手術拖到中午就是了。
肝癌,號稱癌王,其惡性程度之高,恐怕僅次於胰腺癌,同女性卵巢癌並列第二把交椅。單純的癌灶切除加淋巴結清掃的術式對肝癌的治療作用並不理想,臨床上曾經一度流行亞腫瘤病灶的學說,意思是說在看得見的癌灶四周還存在著看不到的微小癌灶,而肝癌術後的高原位複發率可能與此相關。
於是,對肝癌的術式一度曾擴大化趨勢。
但臨床研究的結果卻顯示擴大切除範圍,對病人的生存率並沒有明顯提高。
因而,近些年來,肝癌的術式又呈縮小態勢。
手術切除雖然預後不甚理想,但能切總比不切要強,只因為絕大多數肝癌型別對化療藥物及放射線均不敏感,而索拉菲尼或侖伐替尼這類用於肝癌治療的靶向藥物不單單是貴的要命,還存在靶點受到攻擊後容易關閉的缺陷,使得耐藥性的發生相對較高。
扯遠了,還是趕緊回到手術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