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有的老話都是正確的。
比如,知子莫若父。
這是農耕社會時期流傳下的諫言,在那個時期,確實是一真理的存在。
但到了現今社會,五年就會生出一條代溝,還要硬說知子莫若父這種話,除非那兒子還在讀幼兒園。
不過,反過來,若說知父莫若子,倒是有那麼幾分道理。
就如楊兮對楊副校長的這番評價,聽到了朱校長的耳朵裡,雖然不怎麼順耳,但稍微一琢磨,覺得還真是貼切。
可不是嘛,就楊志遠那頭倔驢,平日裡根本不把他這位正校長放在眼中,一個不順心便要開懟,而且不分場合不分地點。
再說眼下,生病的可是他老朱,而且生的病還是絕症,若是不能手術,那麼就只能忍受化療的痛苦。人家小許一片好心,舉賢不避親,而小西他也打了包票,說有把握做得下來,雖然小許算是你老楊頭的兒媳,而小西是你的親兒子,可你他麼也不能這般霸道喝令老子放棄這個機會吧?
老子忍讓了你二十多年,但這一次,老子不忍了,更不讓了。
老子這一次他麼的就聽小西和小許的,氣死你個糟老頭子。
朱校長微微一笑,收回了視線,穩穩地坐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
已經走到了辦公室門口的楊副校長感覺到身後沒人跟上,不由一怔,停住了腳,轉過了身,搭眼一瞧,登時是火冒三丈。好你個老豬頭,居然敢背叛我老楊?
正待發火之際,高勇尹偉二人身穿手術室衣褲並肩而來。
這二人,渾身上下可是散發著專家的氣息,楊副校長感受到了,連忙壓抑住自己的憤怒,併為二位專家讓開了通路。
“楊兮,跟你商量個事……啊,忙著吶,那你先忙。”高勇進了屋,看到了楊兮,也看到了楊兮身邊的朱校長和許如瑾,但第一反應是楊兮床上病人的家屬來諮詢病人病情,因而沒怎麼在乎,但定睛再看,又像是熟人來訪,於是便改了口。
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
立在門口的楊副校長不由一怔,這位大專家跟自己兒子說話時的口吻怎麼那麼客氣呢?哦,不,不是客氣,準確的說,是尊重。
那就更想不懂了。
一個小醫生,怎麼就能得到了人家大專家的尊重了呢?印象中,那些個小醫生不都是被大專家呼來喚去的嗎?
楊兮回道:“沒事,不忙,我中學老師朱校長來找我看病,已經看過了。”
做醫生的都有個通病,那就是見到了新病人總想看上兩眼,看過後或保持沉默或展開討論,不管如何,都能起到長經驗的作用。
因而,那高勇和尹偉二人幾乎下意識地來到了楊兮身邊,拿起了放在桌面上的朱校長的檢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