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屬於東胡,而朝鮮這些部落還有國家則屬於東夷。
別看他們挨著其實有本質上的區別,漢人將遊牧民族稱之為胡人,將定居的異族稱之為夷人。
烏桓是看到了在匈奴人跟鮮卑人以及夫餘大漢這四方包夾之下根本沒有擴充套件的空間,才想要謀求發展的方向。
“我想烏桓大單于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渾邪王臉上笑著,心裡面卻很痛。
憑什麼只給他一個侯爵,但是卻能夠幫助烏桓大單于立國。
這差別也太大了。
可渾邪王現在別無選擇,他也不知道張遠是忽悠他的。
張遠就等把匈奴滅掉之後,大漢周邊再無強敵,即便失去了信譽又怎麼樣?
失去的是他的信譽,但凡對大漢有點了解的人,都明白除了劉徹以外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給出這樣的承諾。
張遠忽悠人也沒敢用劉徹的名義去忽悠。
這個皇帝就算再不好,該維護他的形象還是要維護的。
渾邪王出去有半個時辰就回來了,這期間趙信就坐在桌子旁邊吃肉喝酒,絲毫不擔心會有人衝進來抓他。
渾邪王回來的時候還把烏桓大單于給帶來了,趙信也不意外。
有些事情肯定是要當面說清楚的才比較好。
“烏桓大單于這位就是漢國的翕侯趙信,以前是匈奴的一位小王。”
“哦哦,翕侯你好。”
“烏桓大單于心裡面若是有疑問就請說出來吧。”
趙信的時間也不是很多,沒有想要跟這幾個人繼續磨嘴皮子。
時間耽擱的越久,他就越危險。
送他進來的人,下午就要離開了。
“我就是想問問漢國的驃騎將軍說的話算不算的真。”
“當然不算。”
“什麼?”
趙信在渾邪王跟烏桓大單于之間玩了一下心跳,主要是因為自己不想忽悠他們忽悠的太狠,也是為了能夠取信二人。
“新安侯張遠是我大漢的驃騎將軍,在他頭上還有大將軍衛青跟丞相薛澤,不過這些人說的作不得數。
這一點渾邪王應該知道,說話算話的只有我大漢的皇帝陛下。”
“那張遠派你來是來逗我玩的?”
“並不是,有道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兵權可在驃騎將軍跟大將軍的身上,兩位將軍又互相為異性兄弟。
到時候漢軍與你們手中的四十萬大軍把這些匈奴騎兵往東邊趕,途徑衛滿朝鮮的時候把衛滿朝鮮滅了不就行了?
那片苦寒之地,大漢皇帝肯定是看不上的,到時候你烏桓大單于給佔了,然後立國向大漢稱臣,一定會被大漢皇帝陛下接受的。”
張遠的這個想法來源於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而且是兩層意思。
跟趙信還有渾邪王以及烏桓大單于表達的只是第一個意思。
我要去滅了匈奴,必須要從衛滿朝鮮過境。
等滅了匈奴之後,再轉過頭來把衛滿朝鮮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