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想了想,還真沒什麼好的人選,別的卿大夫要是知道張遠建議把他們弄到那地方去,指不定恨張遠到什麼地步。
“臣覺得也不必派去什麼官員,犍為郡反正要指派一名太守,司馬中郎將又正好在那裡。
陛下可任命司馬相如為犍為郡太守,掌管犍為郡軍政大事。
一來司馬相如為陛下的心腹,陛下信任他,他也一定會以陛下的利益為行事標準。
而來司馬相如為巴蜀之人,對西南夷比旁人更是熟悉些。
再者司馬相如乃是一個文人,說不定能夠比一些殺伐果斷之人更好地處理夜郎部族的事情。”
“朕記得你可跟司馬相如不怎麼對付,怎麼想著舉薦他?”
張遠跟司馬相如的事情都是陳年往事了,現在長安城也沒有提這些事情,張遠心裡面早就沒什麼芥蒂,見劉徹揶揄自己,只覺得有些好笑。
“外舉不避私人仇隙,內舉不避親子之嫌。
臣雖非聖人,但也知道這個道理,舉薦人才重要的不是才能,而是合不合適。
陛下才能天下無雙,可適合您的只有天子之位。
司馬相如理政的才能雖比不上一些卿大夫與太守,但是在犍為郡那個地方,他比任何人都要合適。”
劉徹對張遠的回答很滿意,當然是因為張遠吹捧了自己一下,雖然連帶著踩了司馬相如一回,但劉徹覺得既然有間隙就該這樣。
要是所有的臣子之間都親如兄弟,那個時候頭疼的就是劉徹了,所以還是對立的關係好上一些。
“嗯嗯,說得好。
你先回去吧,朕再考慮考慮擢升司馬相如的事情。
正如你所說,他的文采雖好,但治理地方頂多能當個縣令。”
“陛下英明,那臣就先告退了。”
說著張遠轉身就要離去,劉徹突然喊了張遠一聲。
“太學令稍等一下,朕忘了還有件事情要對你說。”
張遠立即轉過身來。
“臣在。”
“眼下官學興盛,雖然縣一級仍為普及官學,但是大漢每一個郡侯國都有了官學的存在。
朕沒有精力去管這些事情,你回去之後再擬一道章程出來,送交給御史大夫張歐那裡,他若是覺得沒有問題,就讓丞相府廣告天下官學。”
張遠一下子還沒緩過神來,剛剛他還在想幫著劉徹處理了一件大事,就算不能為外人道也,那也得賞點錢啊。
心中正數落著劉徹小氣的時候,一份大禮直接砸到了自己頭上。
“臣敢問陛下,各郡官學的規章制度是否都由臣擬造,包括太學?”
劉徹瞥了一眼張遠,沒想到張遠膽子這麼小,還問一聲確定一下。
“嗯,不錯,太學初辦之時,朕就答應過你,太學令可掌管天下官學,可你一直畏畏縮縮的,都快兩年了都沒辦個大事出來。
到現在還只侷限於太學一地,影響的範圍也只在杜縣,說實話朕有些失望,這份章程你擬定的好了,兩年一到你還是太學令,若是擬定不好就從這個位置上退下來。
朕覺得你出任犍為郡的太守要比司馬相如好的多。”
張遠頭皮有些發麻,他不敢再問下去了,到最後全成自己的責任了。
之前說是天下官學都歸太學令管,那也要張遠有這個膽子管。
現在有劉徹正式到不能再正式的承諾,還給了擬定章程規矩的任務,這份責任終於落在了張遠肩膀上。
往小了說這只是擬定學校的規章制度,往大了說這就是給整個大漢的教育體系定下一個輪廓,給所有的官學制定一道道具有法律效應的條例。
雖然之後要交給御史大夫張歐審查,不過誰不知道張歐是個老好人,這些事情到他的手上,他估計連看都不看直接就把章子給蓋上去了。
“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此生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漢為陛下培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
張遠頗有些感激,直接跪在了地上拜謝劉徹。